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探讨

2018-02-23 02:5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品德课行为习惯思想品德

(北湖区华塘镇同和中心学校 湖南郴州 423000)

在小学教育阶段,不仅是对小学生知识的教授,更是对小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思想品德课就是一门培养小学生道德修养的课程。通过思想品德课让小学生了解当前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思想道德规范,进而初步培养小学生的爱祖国、爱人民的爱国情感以及优秀的个人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更应当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教学理念,开拓进取,积极探索提高课程教学效率的途径。[1]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意义所在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的思想认识决定了人的行为。当今社会上,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伴随着不正之风的弥漫,如金钱至上、奢靡攀比等等观念屡见不鲜,出于对金钱的追求便把诚信抛之脑后,出于经济的压力和攀比的心理走上犯罪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归根结底就是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甚至没有法律的红线意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只有思想上改变了,人的行为才能得到规范。同时,思想教育必须由娃娃抓起,也就是在小学阶段抓起,这是因为小学生的世界观正处于萌芽中,这个时期是最有效果也是影响最深的时期。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真正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认识世界、辨别是非、提高素质,为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打好思想基础,进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2]

二、新课程背景下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路径

1.作为教育者首先应当以身作则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不论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还是其他课程的教师,都应当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示范。小学生是学习和模仿能力是缺乏主观辨别的,他们会出于好奇而单纯模仿某一行为,或是学习某一习惯,如果教师没有做到以身作则,即使课程讲的再好而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缺乏辨别能力的小学生是非常危险的。有一句俗语:说的好不如做的好。只有教师做到以身作则,真正的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入课堂,说到做到且逐步引导,才能让学生不知不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一方面要想把课程教学效率提高,更要用热心和耐心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另一方面要把生活与课程结合起来,用事实让他们知道人们遵循道德规范的意义所在,真正让他们从内心把准守道德规范为荣,以违背道德规范为耻,把思想层面落实到生活层面上。

2.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精彩的教学课程来源于完善的教学计划,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讲课之前要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小学思想品德的内容并不复杂,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学生对道德的理解认识。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奇心比较重,也比较信任教师,因此,在制定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计划时一定要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和科学性精彩程度,并且在教学之前,做好相关的教学准备工作。为了保证课程效率,教师也要根据课堂教学上的情况灵活的调整教学计划。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对教材有个全面的认识,把教材和学生的兴趣及情感结合起来,把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真正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而充满趣味性,也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辅助的道具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3.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和应用,新课程下,多媒体逐渐走进了教室,融入到了教学过程当中,并逐步成为了重要的教学工具。思想品德课相比其他课程会稍显枯燥,而小学生正是多动而好奇的年纪,如果课程过于枯燥,小学生就会缺乏耐心、转移注意力到别的事情上,也就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思想品德教师应当丰富课程的趣味性,引入多媒体工具,把课本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的呈现在多媒体上,让学生更清晰、更直观的认识所学内容,从而激发思想品德内容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思想品德的学习效率。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常常以板书授课为主,把课本知识照本宣科强行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效率也不尽如人意。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更为接受和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德育视频,让学生更充分的掌握和了解德育知识,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了。

4.开展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

思想品德课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课程,它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是人们生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提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应从多角度出发,开展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教育意义的场所,如社区服务中心、社会福利院、少管所等地方既让学生了解生活、感受爱心,也让学生加强防范意识,构建思想和行为的禁区。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之于社会的意义、之于家庭的意义、之于个人的意义。比如,在爱护环境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尽自己所能,为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思想品德课程教师,在教书育人之时,首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为学生做好榜样,其次要完善课程的相关计划和准备工作,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运用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认可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外化于行,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路径的实施,相信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必能有所提高。

猜你喜欢
品德课行为习惯思想品德
选择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思品课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新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