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公信力的“软建设”

2018-02-23 08:34王大江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公信力

王大江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公信力的“软建设”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就是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在现代社会我国媒体运用发达的科技力量足以让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能出现中国之声,可是传播出去的声音并不代表声音被接受,所以真正的传播是被接受和认同;其次就是媒体国际的公信力,媒体公信力是一个媒体通过长期传播事件事实、符合大众认知的观点等长期积累下来的,而国际媒体公信力代表这个媒体传播的声音、画面、事实和观点符合国际认知,被国际上大多数人承认和接受。而我国媒体的传播要想在国际上占据一地之席,首先要正确认识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公信力等方面的不足,其次,要针对自己的问题找出解决策略并且进行改善。

1 目前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公信力的现状

1.1 现状

30年前全球约80%的新闻主要是由西方国家的几个主媒体如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等传播到世界各地,现在的全球80%的新闻也依然是这几家大型的西方主流媒体传播。西方媒体依然对世界新闻、讯息等有强大的传播力。

中国媒体拥有与西方一流媒体差不多的全球覆盖率,可是却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受众率、收听率,在这种这种通而不受的情况下,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公信力及舆论引导力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目前仍停留在国内及华人地区,而中国主流媒体如新华社、央视、新浪等主流媒体的国际受众率、新闻的公信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传媒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个西方人要了解中国,基本都是通过他们国家的主流媒体,而一个非洲人要了解中国,也必须通过西方媒体报道来认识中国。

1.2 制约因素

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公信力、影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它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有其历史原因和复杂的国际环境等。历史原因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较西方各国家、美国等要晚很多,所以我国的媒体传播起步也相对较晚,中国媒体真正开始国际传播始于改革开放后。基于我国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要想在国际传播上占有主流地位,还需更多努力;国际环境的因素则是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我国媒体国际传播难度比较大。

2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公信力“软建设”策略

2.1 第一时间报道国际事件

中国媒体要想在国际传播中取得公信力就必然要把目光投向国际、投向国际事件。第一时间对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准确的、精准的、客观的且实事求是的报道,如果对国际大事件不进行及时报道、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就会被西方的主流媒体抢了先机和舆论引导权。如果这样,那我国媒体国际传播的公信力必将丧失,我国在国际事件上也会丧失话语权,严重影响我国媒体在世界上的声誉。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应采用新策略,打造出属于中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在国际传播观念、传播内容上提高国际针对性、时效性。首先要在有关中国的国际舆论上占据主要地位,与西方媒体争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第一时间客观公正、独立全面地进行报道,使用国际听众容易接受的方式把中国的历史、文化、价值观、民族精神等融入到国际传播的内容中,使新闻是带有中国味道的国际报道,通过这样长期有效的国际报道,中国的形象、媒体国际传播及传播的公信力必将通过中国媒体自己的声音传达出去,且被接受和认同。

2.2 注意报道国内事件

中国媒体更应该把目光对准自己,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我国每天有很多的事情发生,我国的主流媒体应该对准自己,报道我国各个层面的问题,并且持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评论事件、诉说事实,引导舆论。比如我国主流媒体应该就国际民生等基本问题发出声音,就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发问等,媒体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传播力做真正的新闻,只有真正的新闻才有价值,符合广大群众利益的观点才是能被接受和认同的观点。只有这样,媒体的传播公信力才能提上去,唯有将矛头对准自己,深刻剖析媒体自我传播力、公信力不足等问题,才能言国际。

3 结语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公信力建设在硬件上已经可以与世界一流媒体相媲美,但是软实力的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要想提升媒体国际传播公信力,就要做真实的新闻,公正透明地去解读新闻,对于负面新闻也要持一种中立和批评自我的态度,只有提高我国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才能使国际受众更加信任我国的媒体、更加信服我国媒体做出的新闻,我国的媒体国际传播才能影响世界。

[1]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2011:105-121.

[2]涂玲波.中国对外传播"新常态"与三种转变路径[J].当代传播,2015(5).

[3]杨振武.把握对外传播的时代新要求[J].中外文化交流,2015(11).

猜你喜欢
公信力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探析
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中的适用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完善仲裁制度 彰显仲裁公信力
省级党报如何扩大在基层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浙报集团分社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
避免情绪化勿作“标题党”
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公信力提升的途径
大数据时代高校如何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管理舆情
李荣想、许家华:提升司法公信力的路径
“公信力”和“公信度”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