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的语言特点分析

2018-02-23 08:55马学谦徐甜龙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8期
关键词:声画纪实性语言特点

马学谦 徐甜龙

1 电视新闻的语言特点

1.1 可视性语言符号的特点

1.1.1 画面语言具有纪实性、形象性和直观性

电视新闻画面的纪实性众所周知,它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通过摄像机的镜头大胆突破了时间、空间、文化和心理的屏障,将电视观众直接带到了新闻发生现场,耳闻目睹新闻事实。有很多电视新闻画面都成为历史性一刻的一种见证,例如,在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的报道上,凤凰电视台记录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奥组委宣布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时,全场沸腾,整个场面都被电视完整记录下来。电视新闻对这一历史性的事件进行了现场记录,画面的纪实性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画面的直观性不言而喻,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现场直播越来越多,画面的直观性也成为新闻真实性的最有利证据。观众与电视之间的接触都是直接的,电视新闻画面的播出,消除了观众与电视之间的距离感。

1.1.2 屏幕文字具有便捷性和概括性的特点

屏幕文字多用于解说词的同步播出,现在越来越广泛应用在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上。屏幕文字的便捷性就体现在随时可以在电视画面中插入,如灾难性事件发生时,人们对遇难人数都相当关注,但这个人数是会变化的,屏幕文字就可以随时对遇难人们进行文字滚动报道,不需要特别的新闻画面作为补充,保证了新闻节目的完整性,也节省了时间与空间。

1.2 可听性语言符号的特点

1.2.1 同期声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的特点

同期声是对现场声音的实况转播,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同期声的真实性就体现在它还原了新闻报道中的声音,包括背景声和人们说话的声音,现场感十足。同期声交代了事实发生的背景和气氛,烘托了环境氛围,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新闻事件报道中,很少会有完整的同期声,都有一系列选取方式。突出新闻主旨的,可以交代出新闻事实的。例如,在央视的《新闻联播》中,对一系列会议的报道都是同期声跟解说词的结合,并不是将领导的讲话全部放出来,而是有重点地选取一部分,首要突出会议重点。

1.2.2 音乐具有生动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在奥运会上奥运健儿登上领奖台时,激昂的国歌适时播出,渲染和烘托了气氛,让电视前的观众都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音乐在情感表达上是无限的,音乐的抽象性就体现在它并没有真实具体的事实表达,可视的画面形象诠释了音乐,让观众从新闻节目中认识和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情感诉求。

1.2.3 解说词具有逻辑性和通俗性的特点

目前,国内电视新闻节目的画面的叙述功能已经越来越薄弱,解说词就承担了相当重要的叙述功能。逻辑分明的解说词,让无序的画面成为一个有序的故事。电视新闻的受众十分广泛,所以,解说词的通俗性也是必然。

2 综合运用两种语言符号

声画结合是电视新闻的一大特色。声音担负着对画面表达不完整不全面的内容予以补充说明的作用。同时,声音缺乏参与感,而画面刚好弥补了二者的不足。电视新闻在播出时,画面跟声音的有效结合,可以使整个报道显得真实可信,具有临场感。声画结合的方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受众表达出最完整的信息内容,二者在互不影响彼此作用的情况下,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电视新闻中,我们常发现有些新闻画面和解说不是有机结合,而是声画两张皮。比如,某市台发来的一条“全市农村向农民清退欠款”的新闻。解说中写道:“市里决定:凡是农村集体对农户有欠款的单位,限期退还给农民,并张榜公布……。截至目前,全市已向X干多个农户清退欠款X千万元。”而画面基本上是些农民种植大棚菜和发展畜牧业的镜头。新闻画面与解说词内容相差甚远。这样的新闻怎么能够吸引受众呢?还有的新闻用万能镜头次数太多,如发工业新闻,不论谈企业管理,还是谈技术改造,都采用同一组画面,基本上看不出记者在选取新闻角度时,所表达主题的典型画面。以上问题,往往是新闻记者的电视意识淡薄,缺乏形象思维,只重视在文字解说上下功夫,忽视了运用画面体现主题。还有的记者发新闻时随意拍几组镜头,大部分采用资料编电视新闻。所以,致使电视声画双道传媒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做到在新闻报道真实客观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电视新闻语言特点,充分结合两种语言符号的优势,做到声画合一、声画对位,制作出质量更高的新闻报道。

猜你喜欢
声画纪实性语言特点
基于师生语言特点研究谈数学助学课堂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探析
再一次的声画惊喜之作 Sony索尼KD-65A1
体验出色,声画俱佳,为发烧而生 亿格瑞A11 4K高清播放机
浅析俄语科学语体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
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
论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艺术特色
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策略分析
好莱坞编曲大师Norman Ludwin到访南京畅谈好莱坞电影的“声画联姻”
英语旅游文本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