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蔡元培的女子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2018-02-23 02:5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蔡元培男子发展

(包头市第四十六中学 内蒙古包头 014060)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省绍兴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是我国近代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一生在很多领域都有建树,尤以教育事业为最,以至于有人曾这样说,“一部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差不多可以当作他的传记。”[1]

蔡元培是清光绪年间进士,翰林院编修,曾赴德国留学,学贯中西,他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民主管理,同时他率先在北京大学开放“女禁”,实行男女同校。

蔡元培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认识到中国社会要进步,就必须解放女性,实行男女平等,而男女平等首先应该体现在教育上的平等,他曾说:“我国女学之不讲久矣”。[2]蔡元培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刻意识到女子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必然联系,号召社会重视女子教育:“求国富强,人人宜受教育,既欲令人人受教育,自当以女子为最重要之事。”[3]

蔡元培的女子教育思想,不仅推动了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而且影响十分深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蔡元培之所以重视女子教育,与其自身在成长中得益于母亲的影响有很大关系。他一生声名显赫,成绩斐然,首先要归因于他早年良好的母教:“孑民早失怙,其学问道德之能如是者,殆多由于母教……孑民昆弟三人,端赖夫人贤,质衣典饰,克勤克俭以抚育之……所授功课,每非自习至深夜,不能毕事。太夫人常不辞劳瘁,陪坐案侧,时以温语慰勉,免其困倦,平时并以自立及毋苟取、毋妄言为训。而孑民之成就,盖亦太夫人之力也”[3]让女子接受教育,对女性自身及其后代,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深远的影响。

蔡元培认为,女子在家中为人妻母,其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兴旺幸福。“妇女不学,其以掣男子之肘、败男子之业者多矣”。[2]蔡元培尤其重视女子接受教育对培养下一代的重要性。“与小儿周旋之人,未有比母亲长久而亲热者。苟母亲无学问,则小儿之危险何如乎?”[2]而且如果出现“此时染成恶习惯,他时改之最难”[2]的情况,则就为时已晚。因此,女子不学“而害于人种尤巨,遗传也,胎教也,蒙养也。”[2]母亲的文化素质决定孩子的素质。

二、有利于女性人生价值的实现

“人生价值是人的生存、发展、创造等实践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我需要的积极作用。人生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的自我价值”。[6]而女子接受教育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蔡元培不仅重视女子教育,而且详细分析了女子不受教育的严重后果:“女子自身受苦,无以自立”。“女子不学,则无以自立,而一切倚男子以生存”[2]。蔡元培认为,女子因“无可自恃”,“于是不自主而有妾媵之制,于是不自重而有女闾之业”[2]为了取悦于男子,女子不惜娇柔做作,涂脂抹粉,明争暗斗,互相争宠。蔡元培认为,由于“女子不学”,缺乏知识和技能,不能像男子一样,凭智力和技能而生存发展,从而只能“求容于男子”,“女子不学”,“则无以自立”,要想获的解放也无从谈起。[4]

由此可见,女子接受教育,是自立的前提,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本条件。女子只有接受了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有利于社会的平等和谐

从社会现实的发展来看,女子接受教育,是女性发展的根本前提,而“女性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6]显然,只有女性接受教育,才能享有和男性平等发展的机会,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蔡元培还提出男女在择业上的平等,他说,“凡男子所能做的,女子也都能做”[5],“不论何等工作,只要于生理上心理上相宜的,都可以自由选择”[5]。除此之外,蔡元培还积极主张女子参政。无疑,提倡女子参政是促进社会平等和谐的政治保障。

总而言之,蔡元培作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他对中国教育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对女子教育的实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是开创女子与男子平等接受教育的先驱。为中国女子教育的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中国女子教育发展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使中国的女子教育逐步跟上世界的潮流。正如梁漱溟对他一生的高度评价一样:“蔡先生一生的成就不在学问,不在事功,而只在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全国,受果于后世”。

猜你喜欢
蔡元培男子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我见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从男子力保卫战开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蔡元培的气度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
年轻男子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