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阅读不数学

2018-02-23 02:56黄志彬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书籍阶段

黄志彬 曹 宇

(1.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 江西抚州 344100;2.东华理工大学2017级研究生 江西抚州 344000)

很难想象,假如没有阅读,我的生活将会多么苦涩,多么不值得过,我该如何填补那些细碎的时光,我又拿什么擦亮那些暗淡的日子,又如何能够感受那些心灵深处连自己也不易觉察的悸动。——闫学

闫学老师把阅读看得如同呼吸一样自然,如同吃饭一样必不可少。五谷杂粮、菜蔬水果滋养的是身体;文学经典、理论专著滋养的是灵魂。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爱读书的人。[1]

一、教师为什么要阅读

没有书籍滋养的灵魂如同营养不良的身体一样干瘪枯涩。生命因为阅读变得不确定,不再是一潭死水;生命因为阅读而被无限地丰富了,拉长了。[2]

1.阅读是一种幸福的元素

阅读帮助我们在精神上实现突围,获得幸福,俄国作家邦达列夫说:“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仔细观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着自己的主角,寻找着自己思想的答案,不由自主地把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敢精神与自己个人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遗憾、怀疑、懊恼,他会笑会哭,会同情会参与。”在阅读的时刻,我们开始了自己的第二生活,我们在精神上从现实的繁杂琐细与庸庸碌碌中抽身出来,反观生命与生活,情感更加细腻,心灵更加丰润,我们会对这个世界,对生,甚至对死都充满了感恩与爱。这样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会不知不觉地传递生活的美好,传达善良的心意,培育敞亮的心胸,而这些是为人的最好的底色。[3]

2.教育阅读可以完善知识结构

教师的阅读应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为目标,指向的是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三个板块的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理论基础、开阔的人文视野。教师必须具有开阔的、丰富的、彼此融通的知识背景,他的教育教学才能达到应有的高度。

3.阅读提供反思和提炼的能量

焦虑,迷惘,无所适从,无意义感……每个人在生活与工作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被这些负面的情绪所困扰。对教师而言,就是所谓的教师职业倦怠。实质上,职业倦怠是内在能量不足的表现,这能量包括职业理想与信念,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包括人文素养和底蕴,广泛深入地阅读,在阅读中不断反思和提炼,查漏补缺,提升境界,一切的困扰自会转化为新的能量。

二、数学教师为什么需要阅读

张莫宙先生曾说:“中学数学教育界那些世人公认的名师,哪个不是数学底蕴深厚、科学知识广博的读书人?”教师的学识从何而来?只能从阅读中来,从学习实践中来。教师应是读书人。如果说书籍是知识的载体,那么阅读则堪称人类的生存之道。从人类渴求不断进步的角度来看,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和阅读的力量相媲美。阅读,就是丰富开拓,就是能力的增长,就是思维的深入。每一个卓有成就的名师都是一个沉潜在阅读和文化中的读书者、思考者、研究者。阅读有益于吸收知识、锻炼思维、开阔眼界,更能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简言之,阅读就是为了更好地超越自己。

1.新手阶段——阅读是超越这个艰难阶段可依赖的良伴

每个教师都会经历“新手阶段”,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初为人师,需要一个适应期,这种身份和角色的转换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常常伴随一些阵痛。“开学第一堂课,要不要介绍自己?”“备了几天的课,感觉几分钟就能讲完,后面该怎么办?”上好第一堂课就是个大学问,遑论其他。有的教师还担任班主任,学生违反纪律要怎么教育?家长会该怎么组织?等等。这些问题常让新教师焦头烂额,进而深刻认识到要边学边做。阅读是我们超越这个艰难阶段最可依赖的良伴,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必然能缩短自己的职业适应期。新手阶段,阅读多是解决自己所面临的棘手的问题,常常“临时抱佛脚”,要用什么就读什么,属于应急性阅读所选书籍多以经验型为主,功利性较强。但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跳出思维定式的眼光,想要每天学到新东西的冲劲,却是我们在这一阶段拥有的最为珍贵的东西。

2.胜任阶段——阅读是积淀智 慧更好地服务教学的良方

从教5年左右,教师在课堂上站稳脚跟,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能胜任教学工作,这时读书也就不完全是为了获取知识得以应急,更多的是为了从书中积淀教学智慧,更好地服务教学。教师的教学智慧在于“学以致用”,即用日积月累的知识、底蕴和底气,自如地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难题,提高教学效率。每本书都会教给我们一些新东西,或者帮助我们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正如著名作家尼尔·盖曼所说:“你在对的年纪读到的书,永远都不会离你而去,可能你会忘记那些细节,但它一定盘旋在你心底灵魂深处,鲜少触碰的那个领域,只要你需要它,你召唤它,它就会重新浮现。”

3.能手阶段——阅读是突破“高原现象”的不二法门

从教10年左右,教师专业成长就进人成熟期。有的教师在教学一线长期摸爬滚打。成长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高级教师)后,就容易出现“车到站、船靠岸”的职业倦怠现象。在我们身边,常听到有教师说,“我这辈子只要评上高级就行了,其他没什么追求。”也有不少聪颖而又勤勉的教师在成为骨干后,尽管仍怀揣梦想并奋力进取,但却很难再有实质性进步。专业发展上的超越和突破变得异常艰难,开始跨人了所谓专业发展的“高原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书籍潜藏着无限的可能,是教师创造力的源泉,是教师成长的持久驱动力,优秀教师总是善于学习的,阅读是教师突破“高原现象”的不二法门。

阅读是精神层面的追求,所以阅读是件长效性的事,在书籍的世界中,回报不仅无法量化、物化和计算落实,且需要长久的等待。不需要追求物质收益,也不需要苛求自己成为某领域专家,它的意义是帮助你对抗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让你的头脑保持清醒。通过读书我们是否受到激励、触动与启发,这是对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书读得怎么样的最好回答。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书籍阶段
鲁迅与“书籍代购”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