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教师美德原因探析

2018-02-23 02:5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高标德性伦理学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 江苏苏州 215021)

美德不同于道德,道德是群体的外在规范,美德是个体的内在规范,是已经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的品质和道德人格,而且美德的弹性与张力比道德更足。长期以来,我们都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解决教师道德问题,因此,本文力图站在美德伦理学的立场来分析追寻教师美德的原因,强调追寻教师美德对于教师道德建设更为有效。探讨追寻教师美德的原因,笔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起:(1)伦理学发展的历史趋势;(2)教师道德建设过程中高标道德与底线道德的矛盾冲突;(3)教师道德失范现象严重;(4)教师幸福的实现。

一、追寻教师美德符合伦理学发展的历史趋势

自1903年元伦理学产生后,伦理学便分为元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两类。尽管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的希腊雅典时期就已经创立了美德伦理学,但是美德伦理学一直没有在伦理学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迈克尔·斯洛特(Michael Slote)说:“关于美德特别是各种美德的哲学兴趣有一个‘漫长’——这个词可能不够确切——而卓越的历史。”不过,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德伦理学开始复兴,其中以麦金泰尔为杰出代表。美德伦理学家力图在道德破碎的时代,寻找重振道德的良方,为人们的德性生活寻找合理基础。在生活碎片化的时代,人的生活被分割成多种片段,每个片段都有它自己的准则和行为规则,在这种背景下,以“应该做什么”为中心的规范伦理学让人们无所适从,以“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中心的美德伦理学为人们的德性生活指明了方向,因此,在当下提出追寻教师美德是顺应历史时代发展的趋势,我们需要在“碎片化的时代”追寻教师美德,避免教师道德取向的无所适从。

二、教师美德可以调节高标道德与底线道德的矛盾

有研究者考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师道德研究文献,20世纪80年代的教师道德修养的论文无一例外对教师道德修养提出较高的要求,即提倡“高标道德”。但是到了21世纪,教师的高标道德遭到人们的质疑。其中学者甘剑梅明确提出“教师道德底线说”,批驳“教师即道德家”的观点,认为教师是道德“常人”。[1]成为道德家给教师增加难以承受的道德重负,高标道德让社会舆论赞扬那些“带病工作、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无私奉献,蜡炬成灰”的教师,不可否认这些教师道德高尚,但是这样的舆论环境会对其他教师产生道德高压。高标道德并不适用于所有教师,所以,教师道德底线说产生有其现实的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道德逐渐由最初的高标道德走向底线道德,由对教师人格德性的要求走向对于职业规范的要求,有弹性要求走向刚性要求。[2]

但是,随着教师底线道德的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显现。教师道德逐渐趋于平庸化,底线道德要求教师只要遵从职业道德规范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所以教师并不愿意在个人道德上做出努力,去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底线道德规范让教师成为“守规矩”的教师,而不是“有德性”的教师。这种底线道德规范只能告诉教师“不应当做什么”,而没有告诉“应当如何”,更没有告诉教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那种积极的规范告诉了教师“应当做什么”,但是这个应该达到何种程度是难以把握的,也是难以保证的。面对高标道德与底线道德的冲突,这就需要教师美德来进行调节。教师美德是教师内心主动追求成为什么样人的一种优良品德,对于一个有德性的教师来说,遵守教师职业规范就是自然而然的,而且会不甘于平庸,会追求更高的境界。

三、追寻教师美德是师德建设的有效路径

当下基础教育教师失范现象严重,解决教师道德失范问题,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是一条基本的路径,但是更为重要的路径必须倡导和追寻教师美德。离开教师美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显然构成对教师外部的约束。只有将教师职业规范转化为教师个人内在的品德,形成教师美德,才能有效的解决教师道德失范问题。保罗J.查拉(Paul J.Chara)在界定美德时写道:“美德是存在于品质和行为中的善于应当的道德准则,这些准则引导个人追求道德完善而避免道德堕落。”麦金泰尔认为德性与规则直接具有另一种及其重要的的联系,只有具有正义美德的人,才知道怎样施行规则。吉尔伯特·C·梅林德(Gilbert C.Meilaender)也说过:“只有正确地‘是’,才可能正确的‘做’。”因此,只有当人们具有美德时,道德规范才能真正被遵守,从而得到实现。

四、教师美德是实现教师幸福的条件

教师幸福是教师职业追求的一种内在利益,正如麦金泰尔认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与实践,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3]因为教师美德确保教师良心常在,拥有教师自由,能够享受职业精神生命之乐趣。教师德性是教师享受教育幸福的必然前提。[4]教师德性创造教育幸福,拥有高尚的师德和完美的人格,更能体会到教育的真谛,更容易感受到教育幸福。教师德性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内在动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享受教育生活的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合于德性的实现活动。只有当形成了某种品质并且继续在生活中加以运用时才能够实现人的幸福。所以,教师幸福是指合于教师德性的实现活动,只有具有教师德性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时才能够实现教师幸福。

猜你喜欢
高标德性伦理学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睢宁县融媒体中心高标清同播系统的搭建与安全播出探究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高考模拟专项训练之 作文20题佳作选登(十六)
谈高标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从学生层面探析中学班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