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教学理念下初中英语有效写作模式探究

2018-02-24 00:05林小聪
新课程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教学法阶段

□林小聪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着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但是,当前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英语写作这一环节,教师大都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基本上属于复习单元内容的练习形式,这种形式有时因为课时紧张而取消,至于针对写作要求如何组织材料、如何表达观点、如何选择体裁,如何开篇和结尾,如何提炼主题句等,教师并不进行系统讲解,导致学生在写作方法方面的知识支离破碎。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探究有效的写作教学模式,是摆在教师面前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过程教学的理念解读与思考

近二十年来,西方语言学界和教学界多层次、多方位对英语写作教学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一些新的写作教学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过程教学法”。过程教学法最早由Grave提出,他认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写作的全部过程,包括信息收集、制定计划、写草稿、同伴评议和同伴编辑等环节。他把写作视作一个动态过程,应以过程指导为核心,而不是着眼于最终的写作成果。

与传统的成果写作法相反,过程写作教学以写作过程为出发点,将写作过程列为教学重点,设计一系列课堂内外写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投入写作的具体过程当中,通过写作而学习写作,最终写出好作文。这种教学法把教学的重心从评价、评估学生的作品转向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写作过程,并在整个过程中酝酿、讨论、起草和修改等,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因此,过程写作教学揭示了写作的本质和特点,教师有必要合理借鉴过程教学法的有关理论和教学原则,以改进现行的写作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过程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过程写作教学把写作划分为“构思阶段——打草稿阶段——修改草稿——完善定稿阶段”四个阶段。教师的指导也始终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之中,直至最后成文。为了更好地操作,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把过程写作教学的 “四个阶段”细化为 “六步教学法”,即兴趣导思、独立试写、组内研讨、组间交流、教师点拨和完善定稿等六个步骤,具体如下:

1.构思阶段。构思阶段作为写作过程中的初始阶段,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思阶段主要就是 “兴趣导思”,具体就是教师引入、学生讨论和编写提纲。在写作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写的动机,教师应多创设问题情境,尽最大可能使所写的东西有意义,使学生产生一种表达的欲望,与潜在的读者沟通信息和情感,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对习作的主题有自己的观点,并对文章的整体框架有初步的构思。

2.打草稿阶段。打草稿阶段就是把初步构思成熟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是写作的主要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写作中抓住主干,也就是让学生学会写文章的主题,以及相关的要点和细节,或者列出相关的要点、需要用到的词组和短语,让学生审清写作的时态、人称、文章的体裁格式和语言结构等。下面以How to give suggestions to others为写作主题,介绍如何组织学生的初稿写作。

(1)明确文中应采用的时态。

(2)阐述对方的困惑,并逐一给出建议。

(3)提出建议的句型结构:Why don’t you…,You can…, You should…, I think you can…, You had better (not) …, Don’t do…

(4)可能会用到的衔接词:first, second, moreover,what’s more, most importantly, last but not least…

(5)提供范文让学生模仿。 (要求学生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合理建议)

学生明确了以上的语言结构,就能更容易地进行初稿的写作了。

3.修改阶段。完成初稿后,由小组长组织成员进行协商、交流观点、互相修改。同伴之间的讨论和修改,可将初稿发展成一个较为完善的 “成品”。这个阶段是教学的难点,教学目的就是师生研讨、交流和点拨,主要教学环节有 “组内研讨” “组间交流 ”及 “教师点拨”,具体如下:4~6人一组,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内容上,如开头、中心和结束语等。让学生为所阅文章写出书面评语,也可指出大体上的文章结构、人称和时态等方面是否有误。教师可在各组之间进行巡视,对提问的学生进行答疑或指导。

(1)自我纠错。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会自我纠错并乐于修改的习惯。

第一,制定基本批改标准。根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从3个方面来评分:①内容性 (是否覆盖所有要求的要点);②准确性 (词汇、句型、时态、人称、语法等是否有错);③流畅性 (文中是否运用了一些过渡性的词语进行衔接,使文章读起来很自然和顺畅)。

第二,制定统一的批改符号。例如,T表示时态错误,P表示标点符号错误,WO表示word order词序错误,prep表示介词用错,conj表示连接词不当,WW表示wrong word用词不当,GR表示语法错误,^表示word missing遗漏词,SP表示拼写错误,S-V表示主语和谓语不一致, “?”表示不知所云。

(2)组内互改。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根据修改标准互相评分并做出说明,然后当面提出修改意见,说明修改的理由。教师轮流与每个小组一起重点讨论一篇文章,指出当中批改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他人文章的评论强化写作知识,这也是对写作理论的实践。学生还可以发现他人的长处与不足,便于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3)组间交流。相互借鉴和学习,是组间交流的重要思想体现。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分享自己小组的劳动成果,让其他小组进行鉴赏,各个小组都可以提出质疑和肯定等。

(4)教师点拨。点评时,教师让学生在讨论阶段找出这篇文章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词汇、句子,或是一个观点,再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例如,在顺承连接词的点评方面,有的学生不用连接词,或者用到了常用的and,also等,但有一个学生用到了What’smore,moreover,lastbut notleast等,教师可以大力赞扬学生。这样通过教师的实例点评,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4.完善定稿和佳作欣赏阶段。通过了一系列的构思、写草稿、修改等,写作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完善定稿和佳作欣赏阶段。通过写作第二稿,定稿后进行张贴优秀文章,引进竞争机制,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哪组获点赞最多为胜者。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有大幅提高,这样指导的写作课才会更有效。

三、过程教学法的成果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应用以上写作模式 (构思——打草稿——修改——定稿和佳作赏析)进行写作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大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提高写作能力。一个学期下来,班里学生的作文低分变少了。借助过程法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写出一些相关的语句,这无疑是一种很大的进步。过程写作对中等生有更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互改环节中所犯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错误,通过互相讨论和点评之后印象很深,再到第二稿或真正的考试写作时,就会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对优秀生而言,通过互改和佳作点评之后,更加注重一些细节,甚至做到满分的水平了。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作文分数都提高了,班里的作文平均分就上来了。

2.激发写作兴趣。以往学生为了写作而写作,缺乏动力,更缺乏积极的思考,而现在学生在构思阶段思维就活跃起来了。再通过纠错、互改等环节,学生切身地体会到一篇优秀作文来之不易,也会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3.提高交往能力。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很少有创设活动给学生进行交流,过程写作模式设置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讨论,这样在无形中就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从而提高了他们的交往能力。

[1]封娇.过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写作中的运用[J].才智,2012,(4).

[2]陈玉卿.基于过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1,(12).

[3]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教学法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