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叙事性文本教学误区的几点思考

2018-02-24 00:05刘国军
新课程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鲁滨孙五壮士漂流记

□刘国军

当下几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均为文选型教材,充斥其中的几乎都是文学性文本,叙事性课文又占据教材的重要位置。写作是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虚构与生活真实的界限已经趋于模糊。语文书是教师引领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在没有更好的小学语文教材出现之前,教师必须放眼当前,凭借教材基于文体特征的前提条件下,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写作的虚构VS生活的真实

[案例]“苏教版”语文四年级 (上册) 《开天辟地》

本文属于神话故事,故事中的人物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和神秘的色彩。一位年轻的教师为了避免课堂有传播迷信思想的嫌疑,彰显求真的科学精神,教学的结尾是这样的:

师:大家已经学过了 《开天辟地》,知道这是一篇什么文章吗?

生:这是一篇神话故事。

师: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几名学生讲收集到的神话故事)

师;这些故事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

生:这些故事都是假的。

师:对, 《开天辟地》是我们的老祖先无法解释宇宙的起源,借助想象,创造了盘古这个神话形象,他有神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据科学家研究,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宇宙最初是一个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原始火球。这个火球在迅速膨胀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化学元素,逐渐凝聚成星云,最后从星云中逐渐产生各种天体,成为现在的宇宙。同学们,你们现在明白了吗?

生:(一脸茫然)知道了!

师:人类为什么要编神话?反映怎样的理想追求?

生:(没有人举手)

这位青年教师以科学的态度探究世界的起源,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方向。他忽略了儿童的知识与能力的局限性和有限性,游离于语文教学的本体目标之外。求真固然重要,但是语文课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 《开天辟地》是应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还是探寻宇宙的起源呢?“宇宙爆炸”学说,对于普通的成人来说也无法理解得明白透彻,更何况是一群不满十岁的娃娃。神话类文本,学生爱读,是因为它拥有神奇的形象,神奇的情节,神奇的力量,与人类的原初思维很接近,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果我们把语文课上成科学探究课,那就背离了神话类文本教学的原点和初衷。 《开天辟地》一课的教学,应该在学生品读语言,感悟形象的基础上,学习文本的独特表达形式——对偶句的多处使用。教学本课,还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内化文本语言为自身语言,建构言语表达的大厦。特别是 “化生万物”那部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 “______变成了_______”,感受盘古的无私献身精神,这样的教学才是神话类文本的应有之义。

二、历史的考据VS艺术的真实

[案例]“苏教版”语文六年级 (上册)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写的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选入教材时有少许改动。这篇课文讲述了《鲁滨孙漂流记》是 “我”家三代相传的书。为了落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 “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要求,在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的后面, “我读书我快乐”栏目就是安排阅读 《鲁滨孙漂流记》。看来,激发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应该是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有一位教师执教本课时,进行了深度拓展。

师:通过阅读,你发现鲁滨孙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生:聪明机智,又有坚强毅力。 (文本中的词句)

师: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

生:(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进行课堂交流)

师:笛福是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代表作 《鲁滨孙漂流记》是影响深远的名著。你们想知道这部小说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吗?

生:想! (齐声)

师: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出示: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做出什么值得令人称颂的英雄事迹,但是经过笛福的文学创作,其形象却光彩照人)

笔者课后与这位老师私下交流,执教老师说这是教参上提供的,就照搬给了学生。教参仅仅是教师教学的参考,而非全部。这位老师视教参为经典,将教参上的内容全盘呈现,恰恰体现出当下语文教学的尴尬。课堂需要拓展,但是拓展要有度,语文课不是历史考据,并不需要严格地辨析历史的真实与文学的虚构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我们也不能为了课堂的充实而任意拓展。本课的教学目标除了学习生字新词和读通课文之外,还要理解关键句的含义,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这位教师的拓展,将鲁滨孙的原型赛尔科克呈现出来,必然弱化鲁滨孙的英雄形象,淡化了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和愿望,为 《鲁滨孙漂流记》导读课人为地设置了情感障碍。

三、叙事的裁剪V过程的真实

[案例]“人教版”语文五年级 (上册) 《狼牙山五壮士》

红色题材的课文在当下各种版本教材中,占有份额偏低。在单元阅读提示中已经指出,阅读本组课文,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狼牙山五壮士》作为课文,在忠于史实的基础上,采用艺术化的写作方法,付予文本形成一种空筐结构,使读者拥有二次创作的空间,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可有一位教师偏要于文本之外探寻文学作品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真相。

师:你们知道五壮士跳崖后的结局吗?

师:(出示投影:) “狼牙山五壮士”指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的五位八路军战士,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壮丽诗篇,他们纵身跳下悬崖,庆幸的是葛振林和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师:(指名学生读)这段话读完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这位教师的初衷可能是想拓展文本的叙事空间,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五壮士的结局,营造一种充满希望的课堂尾声。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硬生生地把学生从精心创设好的情境中拉出来,让原本热血沸腾的学生,好似一盘凉水当头浇下,瞬间清醒了过来:文本的人文内涵和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削弱了许多,学生主体对文本空白的填补根本无从下手。文学的魅力在给予读者参与创作的二维空间,教师的教学应该缘本而预设。如: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这样的结尾充满了张力,弥漫着革命豪迈主义情怀。学生自然有了想象的余地,五壮士后来的结局怎样?学生会依据自身生活经验给出不同的答案。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创作的空间和时间。 “你想对五壮士说些什么?” “如果给你一个能够实现的心愿,你会怎么做?” “在这气壮山河的口号声中,你听到了什么?”等,这些问题才是语文课堂的教学环节中可以生发的触角。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无权束缚学生思维,语文教师的职责应该是依据课文,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寻找文本的写作密码,训练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表达,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鲁滨孙五壮士漂流记
拯救火星“鲁滨孙”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狼牙山五壮士
——根据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编写
漂流记
成功在于什么?
鲁滨逊漂流记
漂流记
妙对
烈士的鲜血浇灌出民族解放胜利之花——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革命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