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的师生交互

2018-02-24 00:41
新课程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师生主体交流

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了一种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相融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其中的师生交互呈现出新的多样性特征。本文从混合式教学模式出发,探讨在该教学形态下师生交互的特点,构建理想的师生交互方式,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1.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征。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传统的师生面对面交流的课堂教学与云课堂学习的混合,是虚拟的网络环境与真实的教室环境的混合,是师生线上交流与线下交流的结合,它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其优势非常明显:既发挥教师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引导、启发、监控教学等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它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目的,而是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主人翁意识;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总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方面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混合式教学模式三个教学阶段。(1)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针对学习目标提出要求,发起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把相关学习资料发布到平台上。然后学生借助移动终端在上课之前根据教师上传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教学课件、教学微视频以及相关的其他学习资料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开展自主学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及时在论坛上向教师或同学咨询,也可以先记录问题,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带到第二学习阶段,在课堂上讨论交流。教师在平台上为学生答疑解惑,既可以单独解答,也可以归纳分析问题的共性,抽象出知识点,集中予以解答。在师生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云课堂的学习统计模块还能让教师轻松掌握学生的学习轨迹,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通过直观的结果分析图,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2)课中研讨学习阶段。这一阶段是师生面对面在传统教室开展的教学活动。基本分四个步骤完成:①教师首先集中解答自主学习阶段遇到的普遍性的问题,扫除学习障碍。②教师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讲解,演示操作。③教师根据云课堂中学生的疑惑或问题,引出相关的深层次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④教师对前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熟练掌握重、难点,并布置课后作业。

(3)课后巩固学习阶段。在课中研讨学习阶段之后,学生继续自主登录云课堂进行查漏补缺,对自己尚未完全掌握的内容进行重复学习,不断巩固;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并提交到云课堂的作业模块。教师查阅、批改学生作业,全面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并对不同学生实施差异化指导。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完善云平台上的相关内容,还可以利用测试模块开展测试,设置测试开放和持续的时间,自助分析测试结果。学生通过测试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师生交互

混合教学模式中的师生交互是在特定条件下展开的,比如依托云课堂,课内课外交互、校内校外交互、师生共为交互主题等等,因此师生交互过程也呈现出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

1.师生交互是完成教学的保证。混合式教学主要由教师、教育资源和学生三个方面构成,这三者共同促进。师生之间有效交互是完成教学过程的基本保证,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

2.师生交互关系互为主体。传统教学的师生交互中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要教学形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师生交互转变为师生互为主体,表现为:一是师生相互平等的主体关系。师生之间地位平等、对话机会均、共同拥有平等的评价机会。二是师生互信和谐的主体关系。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在融洽的氛围中相互交流。三是师生共同促进的主体关系。交互是传者与受者双方的信息交流,突破了教师单纯输出、学生一味接受的传统模式,教师与学生相互支持、共同促进。

3.个别化师生交互是重要特征。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无论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师生之间个别交互的机会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教师对众多学生的交互关系。即便是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混合式教学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促使学生成为“独特的我”,师生交互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4.师生交互时空动态变化。混合式教学充分运用云课堂教学,在交互空间上既有课堂内的交互,也有课堂以外的交互,在交互时间上师生同步交互与异步交互相结合。这种交互关系有利于教师通过交互平台,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把普遍性的知识、要求反馈到论坛上,把教学目标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相结合,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教与学生更好地学。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构建理想的师生交互

1.教师增强云课堂教学适应能力。首先,教师要积极参加专业培训,提升信息技术知识素养,提升多媒体操作能力素养。其次,要加强学科整合能力素养。教师必须整体把握学科知识点,针对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要准确选择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要善于利用云课堂教学平台获取学生学习信息,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学习进度和效果,反思教学内容的选择,适当改进教学方式和进度;要把握云课堂个性化教学理念,树立新型教学观念。

2.构建平等对话的互为主体关系。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师生互动是师生平等、互为主体,因此构建师生平等对话的主体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选择空间,促进学生发展。

3.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混合型教学模式中,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师生共同进步的导师、同伴和朋友,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收集本学科最先进的教学资讯;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树立师生平等意识,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用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快乐学习;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4.加强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心理关照。鉴于混合型教学的课前和课后都是学生在云课堂线上自主学习完成,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就尤为重要。学生不能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率就得不到提高。在这方面,教师要从管理机制和学生心理两方面着手进行:①建立学习评价和监督机制。教师要为学生建立电子学习档案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电子学习档案包括出勤、视频学习时长、课前提问及回答问题的数量、课后测试题完成情况、交互参与度等等。②加强学生心理关注。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以“我是世界的主人”“做时间的主人”“做网络的主人”“爱自己、爱他人”等为主题的讲座、访谈、读书会、交流会、表演会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具备学习自觉性。

综上所述,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发挥云课堂的优势,还能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互,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帮助他们更高效地达成学习目标。

猜你喜欢
师生主体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