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藏族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2018-02-24 00:41
新课程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藏族大学英语教学

随着国际化发展趋势和各国之间交往的日趋密切,社会对英语人才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新一轮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大学英语是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但目前民族院校藏族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却不容乐观,如何优化其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水平,是广大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迫切问题。

一、民族院校藏族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1.学生的英语基础依然比较薄弱。笔者曾对某民族高校2016届156名藏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来自西藏、云南、迭部县、卓尼县等地区的藏族学生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而玛曲县、夏河县、合作等地区的藏族学生从小学开设英语课程。藏区孩子的英语学习近年来也开始得到更多关注,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英语语言能力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尽管如此,教师和管理者对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重要性依然重视不够,英语课程常常被看作是一门副科,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够扎实,语言能力比较薄弱,这对推动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

2.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够。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习兴趣有利于进行主动、持久、创造性的学习,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如果学生对某一门学科感兴趣,就会持续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从调查藏族学生对英语感兴趣程度数据看,非常感兴趣占12%,较感兴趣的占16%C,一般的占53%,几乎不感兴趣的占12%,完全不感兴趣的占7%。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大多来自农牧区,由于受到生源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区域基础教育比较薄弱,信息较闭塞,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英语教育的发展。此外,教师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手段也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后服务于本地区的工作,学英语没太多价值,再加上缺乏外在因素的诱导,他们意识不到英语对其今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缺少学习英语的主动精神,更不会探讨英语,甚至会更加觉得学习英语费时费力,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无从谈说起。

3.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陈旧。近年来,民族院校的教育管理者为了学校的发展,对该校的英语教学和人才培养做了许多改革和努力。通过藏族学生座谈会,大多数学生对英语教师的教学评价为教师教学方法和模式单一、传统等。可见,教师“独角戏”的教学模式仍然在大学英语课堂占主流,传统的教学理念依然根深蒂固,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很少进行实际的英语语言交流活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普遍采用翻译法,只重视语法知识点的讲解,并依靠母语进行逐字逐句翻译的现象很是普遍。单一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减少了学生使用英语语言的机会。语言应用技能训练在课堂缺失,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语言的信心和兴趣。

4.课堂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脱节。对该院校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情况统计的数据表明:藏族大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的不超过18%。由于民族地区院校的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接受“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开放式教学环境中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没有自主学习的需求,也不愿自主学习。再说他们没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弱,学习过多地依赖于教师的课堂学习,容易出现课堂学习和课外自主学习脱节的现象。

5.课堂缺乏英语语言交际环境。通过藏族学生课堂语言交流情况的统计发现,教师只在公开课上组织学生用英语进行会话活动,平时很少在课堂创设环境让学生进行交际的占62%。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缺少英语语言的学习大环境,很少有学生主动去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新闻和欣赏英文歌曲。实际上学生学习和练习英语口语的主要环境只能是课堂这一主战场,大多数英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是缺少让学生用英语交际的环境,即便是口语练习也只是在教师控制下进行程序性、机械性的练训练,影响了现代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6.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课堂严重脱节。从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英语教师利用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约为30%,大多数教师忙于上课,很少利用课文题材进行德育教育;有25%的英语教师误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师的任务,与英语教学联系不大,英语课堂只是关注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被忽略。

二、改善民族院校藏族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1.从小打好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作为世界性语言的英语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应用广泛,从小开始学习英语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加上小学生具有学习英语语言的优势,如模仿力强、记忆力好等,小学阶段也是养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外语水平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外语学习开始得越早,也就越成功。

2.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能使我们在学习中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意志。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习英语兴趣尤为重要,学习兴趣的培养除了学生的自身因素之外,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英语老师要不断革新授课方式,在课堂上及时组织学生活动,如讨论、提问、角色扮演会话以及相关话题的5分钟演讲等;课后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竞赛、英语角、西方文化知识讲座等来激发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喜欢上英语学习,就会对它产生兴趣和激情,从而会主动去学、去练、去钻。

3.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直是国内外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英语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开放性决定了学习者的开放性,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也逐渐朝着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方向发展。但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和监管也是不可缺少的,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更为重要。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藏族学生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培养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新形势下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的要求,英语教师应切实认识到语言传递意识形态的本质,深刻领会到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是社会主力军,大学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决定性时段,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可以说大学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把德育放在首位是对新世纪合格人才的第一位要求,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内涵,加强文化熏陶,从爱国主义、人格品质、理想信念、中国文化等方面对藏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人才。

5.加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迎来新的历史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这充分体现党中央对教师队伍的高度重视,也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水平的英语师资队伍是确保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高水平教学的保障。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要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更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熟练掌握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一名合格教师。教育管理部门要根据藏区经济发展需求,以政策导向性、措施激励性等措施为创新型的人才师资培育与成长创造条件,使民族高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学校发展大计的重中之重。

6.强调过程性评价。教学评估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以便更好地引导教学,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教师要正确处理好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两者间的关系,更要加强形成性评估在教学评估中的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明确指示: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评价形式,形成性评估可以采用课堂活动和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记录,如课内的各种学习表现,课外的自主学习、访谈、座谈等,这样既能够跟踪教学,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又能促进藏族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而伟大的事业,大学英语教学肩负英语人才输送的重任。在当前的教学改革发展背景下,加强民族高校藏族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时代所需、形势所向,只有英语教师不断研究教学理论,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能力,才能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为藏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藏族大学英语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大学求学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