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要善待“错误”的生成

2018-02-24 19:01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测力计注射器物体

尚 毅

(南京市文枢初级中学,江苏 南京)

随着物理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由按部就班的预设,发展为动态生成,更多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产生,其中,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生的“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

一、善待“错误”,利用“错误”培养创新

在用天平测质量实验中,某生错误地把铁块放入天平的右盘,而在左盘加减砝码,教师和其他学生都没有注意到,当得到的质量值和其他同学不一样时才引起普遍注意,大家的目光全聚焦在这位学生身上,都希望他能重新做一遍,但教师却鼓励这位学生深入思考,并让其他学生都来帮助他,最后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致得出“物体和砝码互置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减去游码的示数”的结论。

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敢于创新,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思、突破、修正原有框框,借船出海,采用变异的方法,将学生学习的“错误”变成开发的课程资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放大“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

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学生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在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时,有少数学生得出:“物体的质量跟重力成正比”的结论,而且这种学生得出的结论、形成的观念,纠正起来非常困难,作为教师首先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面对出错,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宽容这些学生,不能斥责、挖苦,要巧借“错误”,引导学生对此结论展开分组讨论和反思,在宽容的教学环境中找出错误的原因,找出正确的思考方法,敢于正视错误,要告诉学生:学习就是在不断出错、不断纠正错误中前进的,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及鼓励下,纠正“物体的质量随物体的重力而变化”的错误结论,以点燃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学习知识之火。

三、善待“错误”,扩大认识面

“浮力”一课开始时,师问“氢气球为什么能腾空而起?”某生答道:“气球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师将错就错,引道:“大气压强有哪些特点?大气压强随什么而变化?”使该生知道“氢气球是受到空气的浮力而上升的。”学生都在回忆和思索,议论纷纷,课堂因“错误”的生成而迅速转换为教学资源,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没有受到教材的束缚而使课堂非但没有中断或偏离教学轨迹和进程,反而巧借机缘,把浮力产生的原因搞清楚,创设了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师和学生都将在这样的课堂栖居而悠然神会。

课堂教学中不是缺乏教学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眼睛,对于那些设计好的教案和常规课堂教学内突然出现的教学资源,尤其需要积极对待,及时抓取,让“错误”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为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利用“错误”,完善学生的实验技能

在测钩码的重力的实验前,教师有意识地把弹簧测力计的指针都调得不在“0”刻度线处,实验时,多数学生拿起弹簧测力计就在其下端挂钩码,有部分学生拿到弹簧测力计进行观察,调“0”后再测量,但有少数学生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观察,计下量程和分度值,调“0”后再测量,而教师不动声色观察着学生的实验,很快“失误”的学生意识到操作的“错误”,他们相互地介绍着实验过程的心得,从而在课堂中完善了实验技能。

学生把自己的“错误”暴露在朝夕相处的同学面前时,显得那样自然,那样原汁原味,让认知水平、学习风格上有差异的学生认识碰撞,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纠错”过程的喜悦,在介绍经验的过程中,得到清晰、丰富、完善,共享集体成果,这样的教学是比较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

五,巧借“错误”,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物体的浮与沉”一节的探究猜想中,师问:“苹果在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立即被一学生顶回去:“苹果在水中下沉。”学生都看教师,认为教师可以说出经验或答案,但教师却让一位学生出去找苹果了。

某生在用注射器等测量大气压数值的实验前,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筒的底部,然后用手指头堵住注射器的小孔,猛拉注射器的活塞,发出了“乒”的一声巨响,此响声又引起其他实验组的学生的“反应”而相互模仿,“乒”“乓”地响几下,此现象如果发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早已被制止,这是实验操作所不允许的,但今天的课堂中应该为学生的精彩表演而喝彩,是他们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现在大家在测量大气压值之前分组讨论一下,注射器的活塞被猛抽出去发出响声的原因是什么呢?”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课堂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操作时的“错误”也必然是其中的一部分,当我们追求课堂的真实性时,“节外生枝”的不预期反而给课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探索“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学生共同的兴奋点,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

错误的价值并不在于错误的本身,而在于师生通过事物“错误”的生成过程中得到启迪,正如哲学家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乃是到达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所以,教师要乐于捕捉学生稍纵即逝的“错误”生成,正确处理好学生的“错误”生成,善于把握好、利用好“错误”资源,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测力计注射器物体
例谈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拆除眼科美容缝线中7号注射器针头的临床应用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子宫输卵管造影推注器的研制与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