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

2018-02-24 05:15薛曜松
大观 2018年10期
关键词:董仲舒天人合一庄子

薛曜松

摘 要:通过儒家、道家、佛教三家观点,探索并解读传统文学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涵义。同时,探讨中西方文化对“天人合一”不同的阐述理解以及我们如何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最后,通过“天人合一”的思想,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深入了解自然与艺术的关系。

关键词:天人合一;庄子;董仲舒;意象

在传统文学中解读自然与艺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里,如何在里面探索“天人合一”的思想?首先,要了解“天人合一”的发展起源,以及它的内涵意义。据有关资料显示,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观点最早是由战国早期的庄子所阐述,后被西汉思想家、教育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什么是“天人合一”?那就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维反映存在,也可以认为思维不仅是一直变化的,并且是与时俱进的。另外,“天人合一”秉持了儒家、道家、佛教三家的观点,成为了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在它认为,人与天之间的关系不是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而是处在一种最高境界的关系与为学之初、整体与部分以及扭曲与原貌之中。

从儒家的观点来看,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源是天。人心中本就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是不自觉的合一。可是,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被深深地埋藏而不被发现。于是,有人开始利用修行作为外衣,去除外界带来的名利和欲望的蒙蔽,“求其安心”,让自己最后能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从禅宗来看,人性本来就具有着佛性,只是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但某一天一旦觉悟到这些世俗的观念、欲望不真实的时候,真实的本性自然就会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就提出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这种观点。可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又是怎么样?从某种层面来看,仍有点像道家的一切顺应上天大道、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

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从道家来看,天是自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天人两者本就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制度、各种道德规范,又使人慢慢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再协调。也就是说打碎这些强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的本性解放出来,然后重新归复于自然,再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人类这种行为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

再看现如今,许多人仍然把天理解为自然的意思,所以也开始有人说“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意思。自此之后“天人合一”慢慢地在一定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一些意义,比如人与自然和谐的意义、保护环境的意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等等。

放眼古今中外,中西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这个问题上的基本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比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并改造自然,以此求得自己赖以生活、生存的条件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一般就会通过“天人合一”这种命题来陈述和表达。从查找的历史资料看来,中国古代思想家大部分的主张是天与人相协调、“天人合一”,反对把天与人的关系相割裂、对立起来。那么,“天人合一”这个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就是和人与自然属于同为本质的一个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同一问题。我们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其实十分的复杂。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必须根据时事情况从而正确地予以分析。但是,我们从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推进作用和影响来看,还是应该大胆肯定的。因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的论证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它不仅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同时还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

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尤其是对于主体与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本性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上,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辩证性的思考。我们根据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得出人类只能在顺应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得自然界的万物都能正常生长和发展,并且不能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违背自然的生长规律,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另一方面,自然界是可以认识并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并不是主宰人类及其社会的神秘力量。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长期实践下来的结果,就是使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相统一,自我身心发展的平衡与自然环境平衡相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最后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天人合一”,从而再实现完美和谐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仅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环境而带来的自然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着防患于未燃的重大现实意义。

通过“天人合一”的思想,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接着我们再继续深入了解自然与艺术的关系。

北宋元丰五年的秋和冬,从时间上看来与其它年份并无差别,但历史却在这一个已逝时间的节段,也就是在湖北赤壁這样一个山与水也延续着数千年的屹立与横流的地方创造了一个永恒。一座山水与两篇赋文交汇,亦留下了一段逍遥人生。斯人已逝,这种文学性的交汇却早已成为诸多古典文学中的典型之一,成为了传统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与信仰的典型代表。

尽管“天人合一”的概念是董仲舒为巩固西汉的政治统治而提出的思想,但却在有意无意之间与传统中国文化的普遍理念契合。这个理念在文学艺术的领域里可以被表述为大自然、艺术以及人生的交汇与融合(在这里的“交汇”在文学上通常称之为意境)。个人的人生经历或者是心灵感受在某个特定的时空下与客观的大自然相碰撞,从而产生了艺术的情绪和创作。许多的诗人画家在景色秀丽的自然美景面前,总是各种灵感迸发,以至于留下了许多传世的诗歌画作。

苏轼的两篇《赤壁赋》中,就有清风、明月、江水、美人、洞穴、扁舟、怪石、孤鹤等意象。它们不仅被用来描述赤壁的风景,更用来营造宁静悠远的氛围,并衬托出作者的情绪与思考。正是这些从大自然景物到艺术元素的映射渐渐被创作者们固定,才能让我们这些读者从他们的作品中欣赏到艺术美感,甚至能窥见到作者的思想,从而让我们在新的时代的创作中继续延续这样的一个传统。中国数千年的文学研究史,却能让不同时代的作者和读者肆意遨游,这样的历史文化沉淀已经形成文化心理和文化自觉。鸿雁传书、杜鹃啼血,当代的人们还能再次欣赏和感受,并产生今古的共鸣。然而,意象这种东西毕竟是客观的。倘若想要全面地表述这种融合,还是要来看意境。就如“天人合一”理论中的“天”与“人”,它们是要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意境,也是由创作者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自然界景象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前赤壁赋》中,在水与月的景象中生出生命易逝的情怀;而《后赤壁赋》中,苏轼又赋予江畔以“高处不胜寒”的评价,另有一番比较。苏轼受难,被贬至苏州,他经历了从苦痛抑郁到乐观旷达再到其志孤独的多次转变。同是英雄豪杰的浩然正气、悲壮豪情的抒写,也有着面对江河之水之痛,这里一寒一热,前者更显得“悲”而后者更有“壯”意。不仅如此,意境不仅强化了物我之间的情绪与格调,更是将文中的思想间接地传述给我们。

从“天人合一”的起源处作为思考的起点出发,从而理解了“天人合一”的涵义,也知道了在我国古代儒家、道家、佛家均对这个概念有所提及以及运用,而且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把这个概念运用到了生活之中。在古代,诗人面对自然的景物吟诗作对,画家面对山水兴起作画;而如今,我们看到美景也会不禁用相机拍照记录,更会通过速写这种快速的表达方式来记录眼睛不足以记住的风景。因此,“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合一”,是“艺术与自然的合一”,三者是相互相通的。

所以说,在文艺作品中的“天人合一”不仅有人与自然之间的碰撞,还有一个再次艺术化,也就是二次艺术化的过程。漫长的时间跨越了千万年,而这里面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为人类的美术创作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素材。人类从作为生存环境的大自然中不断地汲取表现美的灵感,继而创作出了更多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林可济.“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朱志荣.中国艺术哲学: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董仲舒天人合一庄子
碍眼与碍心
优贤不扬历
董仲舒的“不表扬”
《庄子说》(二十二)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春秋决狱“及其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