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冠脉侧支循环的研究进展

2018-02-24 05:26赵成凯赵国良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6期
关键词:综述

赵成凯 赵国良

【摘要】冠脉侧支循环形成在临床中不断被发现,是人体对缺血、缺氧产生的代偿性反应,针对冠脉的病理生理特点,在生长因子等因素塑造作用下不断形成新的毛细血管网。推动血管生长因子,促进冠脉侧支血管的新生,以自身血管网改善缺血心肌的供血,被称为治疗性的血管新生,而活血化瘀中药在推动血管趋化因子、促进冠脉血管新生有其独特性优势。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药;冠脉侧支循环;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2

冠脉血管新生是一种动态过程,在原有毛细血管基础上通过动员骨髓中内皮祖细胞,诱导、分化内皮细胞,通过内皮细胞的增殖、游走、芽生、血管分裂及分支等多种改变而形成新的毛细血管网[1],改善心肌缺血。近年来冠脉血管形成广泛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中。活血化瘀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促血管新生研究不断增加,研究成果显著,故综述如下:

1 中药提取物及活性成分

1.1 丹参

丹参酮ⅡA是丹参的活性成分,经过处理形成丹参酮ⅡA磺酸钠(tan ⅡA)。陈飞等[2]发现安全浓度tan ⅡA不会干扰正常斑马鱼基因表达与血管新生。而在缺血性斑马鱼中,呈浓度相关性的tan ⅡA可以增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表达,达到促进血管新生的目的。

崔国祯等[3]通过对斑马鱼肠下静脉(SIVc)血管直径、内皮细胞数及节间血管(ISVs)的观察,发现不同浓度的丹参素衍生物(ADTM)对于正常、损伤型模型均能起到增加与保护作用。可以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发挥血管新生作用。

1.2 芍药苷

芍药苷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肌缺血。信琪琪等[4]在斑马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研究中发现:芍药苷可以促进斑马鱼ISVs数量的增长,增加SIVc内皮细胞数量。促进HUVECs增殖、迁移、成管来促进血管新生,作用效果与芍药苷浓度相关。分子研究发现,芍药苷可以使斑马鱼flt-1、kdr、kdrl、vWF、bFGF基因表达提高。

1.3 黄芪甲苷

黄芪甲苷是黄芪总苷提取物,具有增强心脏收缩力,保护心肌的功能。陈声荣等[5]发现黄芪甲苷干预内皮组细胞(EPC)24 h后,成浓度依赖性促进EPC增殖、黏附和成血管数,提高细胞迁移能力。

1.4 丹红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DHI)入含量最高的5个单体: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丹酚酸B(Sal B)、丹参素(Tan)、原儿茶醛(Pra)、迷迭香酸(RosA)。卫国等[6]发现丹红注射液及其各单体均可以促进HUVECs增殖,促进人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人类生长因子(HGF)表达。其中HSYA和Tan对HUVECs细胞增殖、新生因子表达更为显著,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中这两种单体促血管生成能力也高于其他单体。邹江等[7-8]研究发现,HSYA可以增加核仁素表达、调节VEGF-A水平,增加CD31阳性细胞的数量,促进HUVECs管型的形成与迁移。发现Tan和HSYA单体及其配伍均能改善微血管密度,同时两者单体及其配伍均显著促进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表達量。

2 中药复方制剂

2.1 活血化瘀软坚方

活血软坚方(SEHM)由三棱、莪术、海藻、牡蛎组成。朱思行等[9]发现不同浓度SEHM的可以促进SIVc出芽且交叉效用,特殊浓度下可以促进HUVECs增殖,增殖作用可能与细胞内相关蛋白Akt、p38、p-p38、p44/42、p-p44/42、VEGF-A及其受体(VEGFR-1)有关。说明在体内和体外两种环境下,SEHM促血管新生作用,可能与VEGF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活血化瘀方(SE)由三棱、莪术组成,赵外荣等[10]发现斑马鱼在给药48 h之后,SE可以促进SIVc出芽,呈现浓度优势性。用VEGF受体抑制剂(VRI)诱导斑马鱼血管损伤后,内皮细胞EA.hy926增殖受到抑制,当SE干预时,均可明显促进EA.hy926增殖。通过对斑马鱼VEGF受体fltl、kdr、kdrl基因表达的观察,发现不同浓度SE均可提高基因表达量。

通阳活血方(GSE)由桂枝、三棱、莪术组成,周忠炎等[11]发现:不同浓度GSE均能促进缺陷型斑马鱼ISVs生长、同时对EA.hy926细胞具有保护作用。GSE可以提高VEGF受体flt-1、kdr、kdrl的表达量,上调VEGF相关受体来发挥促血管新生的作用。

2.2 血府逐瘀方

蔡飞等[12-14]发现,在缺氧条件下,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可以增加人微血管内皮株(HMEC-1)细胞活性,增加内皮细胞迁移、黏附和血管腔形成能力。在非缺氧条件下,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可以促进血管数量的增加。同时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均可影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转录水平和浓度,通过对内皮细胞的多环节干预调节,促进血管新生。研究发现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可以下调EphB4和EphrinB2基因表达,其促血管新生机制与EphB4/EphrinB2密切相关。

2.3 当归补血方

谢瑞芳等发现:相同浓度、不同配伍比例的当归补血方在给药48 h后,对斑马鱼的血管具有明显保护效果,对血管存在不同程度修复作用,恢复率最高的是黄芪、当归比例:5:1。将当归补血汤提取物配合现代工艺制成控释微囊,陈海军等发现:当归补血微囊均可促进HUVECs的增殖,增强HUVECs细胞活力,抑制HUVECs细胞凋亡,其最佳浓度是20 ug/mL。发现其对HUVECs增殖作用途径与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通过信号通路提高VEGF-A水平和VEGF表达因子mRNA转录水平。

2.4 参红通络颗粒

参红通络颗粒以“痰瘀伏邪”为理论核心,由人参、红景天、丹参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作用。吴成哲等通过对CD34阳性新生微血管数(MVC)、微血管的密度(MVD)的观察,发现该颗粒对MVC、MVD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同时促进VEGF mRNA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mRNA因子的表达,促进心肌梗死区微血管的新生。

2.5 芪参益气滴丸

钟志英等发现芪参益气滴丸具有明显的促进鸡胚尿囊膜(CAM)血管新生的作用,在大、中血管增生效果更为明显,对HUVECs具有增殖影响。

2.6 麝香保心丸

肉桂醛是麝香保心丸中促血管新生最强的活性成分。韩琳等发现肉桂醛可以促进HUVECs的增殖,促进VEGF的分泌,诱导细胞的迁移,促进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肉桂醛通过激活PI3K/AKT/eNOS和c-Raf/MEK/Erk1/2信号通路发挥细胞生物效应。肉桂醛能够促进斑马魚ISVs新生,促进小鼠伤口处新血管的生成,促进VEGF蛋白表达。其肉桂醛作用效果与时间、浓度相关。吕超等发现麝香保心丸及其入血成分人参皂苷Rg3、Rh2均能够促进HUVECs增殖、迁移、管腔结构形成,其效果与时间、剂量浓度相关。高浓度麝香保心丸、人参皂苷Rg3、Rh2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出芽,从而促进血管新生。

目前,活血化瘀中药促冠脉血管新生效果显著,通过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研究发现:活血化瘀中药主要通过对VEGF蛋白水平、受体基因表达量的提高,激活VEGF的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增殖、黏附、管腔的形成。也可改善bFGF信号通路发挥促血管新生的作用。通过对实验样本的观察,发现活血化瘀中药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生芽、增殖、迁移、管腔形成能力,对血管新生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干预,推进血管新生。然而促血管新生作用靶点机制尚未广泛研究,促血管新生受到时间、剂量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促血管新生基础实验研究较多,临床实验较少,中药单体及活性成分与中药复方制剂存在不平衡发展。随着基础理论、临床研究的发展,活血化瘀中药必定会在促血管新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楼丹飞,李越华.中药复方双向调节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4(4):375-378.

[2] 陈 飞,乔 祺,王张生,等.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缺血性斑马鱼模型中的促血管新生作用[J].中国临床医学,2017,24(2):166-170.

[3] 崔国祯,徐燕玲,孙安露,等.丹参素衍生物对斑马鱼促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6,32(6):795-800.

[4] 信琪琪.基于腺苷A_1受体探讨芍药苷促血管新生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5] 陈声荣,吕作陪,甘艳艳.黄芪甲苷对内皮祖细胞生物学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4,46(3):76-77.

[6] 卫 国,殷 英,段佳林,等.丹红注射液中5种主要活性成分促血管新生作用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7):3230-3233.

[7] 邹 江,王慷慨,刘曼婷,等.羟基红花黄色素A促血管新生的新机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10):1830-1830.

[8] 卫 国,段佳林,殷 英,等.丹参素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促血管新生及抗大鼠心肌梗死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6(11):2576-2578.

[9] 朱思行,曲 畅,朱灵妍,等.活血软坚方在斑马鱼和内皮细胞模型上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8,34(1):129-136.

[10] 赵外荣,范竹鸣,陈昕琳,等.基于斑马鱼和EA.hy926细胞模型评价活血化瘀方的促血管新生作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40-44.

[11] 周忠焱,赵外荣,范竹鸣,等.通阳活血方在内皮细胞及斑马鱼模型上促血管新生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12):2868-2870.

[12] 蔡 飞,苏晓艳,王 鹤,等.缺氧对血府逐瘀胶囊促血管新生影响的研究[J].福建中医药,2017(3):51-53.

[13] 高 冬,张静思,胡雅琼,等.非缺氧条件下血府逐瘀汤促内皮细胞血管形成中bFGF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5):0623-0626.

[14] 许晓玲,蔡 飞,林 凡,等.血府逐瘀汤促血管新生中EphB4/ephrinB2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3):362-364.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综述
认知需要研究综述
氢能有轨电车应用综述
综述的写作格式
5G应用及发展综述
机器学习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深度学习认知计算综述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