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心血管患者心理护理的探讨

2018-02-24 05:26王雨玲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6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心血管

王雨玲

【摘要】老年人身体抵抗力低下,病情变化快、且合并症多,而恢复痊愈较慢,固对老年患者护理难度较大。又由于老年患者各组织器官功能较青年时期低下,感觉和运动反应迟钝甚至在患重病时反映不明显,听力和视力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细心观察,精心护理。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1

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而多发性疾病之一,特别多发于老年人,如果护理得当,则症状减轻,减少及发行疾病的发生,相反,可造成严重后果,以致危及生命。此病疗效不明显,病程长,恢复慢。除药物治疗外科,在护理上要密切配合,如:心理护理、饮食、情绪、睡眠与休息等方面都与疾病的恢复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配合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必须加以重视。为此总结了以下方面的加强护理。

1 精神护理

首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精神状况,消除多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尤其是应该注意,和成年人不同,老年人的心理状态较为特殊,他们的性情较为执拗,有怪癖存在,对周围事物发生的反应也比较迟钝,不会轻易的与他人合作。因此在对老年人施以治疗、护理方案时,是很不容易被说服的。针对于此,无论是在开展哪一项具体操作,开展之前都要先做细致和耐心的讲解,尽量获取到配合,切忌强制执行与斥责,从而让他们满意地接受治疗和护理。情志时疾病是有一定以影响的,根据暴怒伤肝、大喜伤心、忧思伤脾、大恐伤肾、悲能伤肺等道理,有针对性的对这些脏器受损之后都累积于心、造成心血管和疾病的加剧,故而又保持心情舒畅,这样对心血管患者是有一定益处的。患者患病后,往往那个给患者增加心理负担,产生思想顾虑,造成精神抑郁,有的患者对疾病有恐惧感,怕治不好,甚至丧失性命,对于这样的患者要避免他们接触危重患者或者死亡患者的情景,这些对于他们是一种不良的刺激,一方面要安排他们在轻患者的病房内,一方面通过语言给他们温暖,充满生活的乐趣,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的患者则对病情满不在乎,不了解病情的危害,不懂怎样保重自己,对于这样的患者更要谨慎、认真,向他们详细讲解应该做些什么,让他们愉快的接受治疗。以患者为中心,对其表示理解与同情,多予以精神上的关心、问候、沟通,尽量使他们视我们为家人,愿意将心中的苦闷倾诉给我们。而我们也要通过姿势、表情、眼神等来表示充足的理解,稳定其情绪。

对于老年人心血管患者精神护理做的好与坏,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护理上要及早的消除不配合治疗的思想因素,让我们的治疗及护理工作更为高效。

2 日常休息

当人进入到老年阶段之后,其生理功能随之也会发生程度各不相同的改变。机体的衰弱使其无论是对疾病的抵抗力还是防御力,都会显著下降,所以,必要的休息是关键的。应结合老年人自己的生活习惯,需每日保持6 h的睡眠和1/2~1 h的午睡。对造成老年人睡眠不良的几点因素进行分析来看:(1)精神方面:会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情绪激动,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小事,他们也会记在心上,经常唠叨,这样不可避免的就会给大脑造成不良影响,使之兴奋,难以睡眠;(2)疾病因素: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常常在夜间,气短、胸闷。(3)环境方面:老年人适应能力不强,因此在生活习惯上的改变是非常不易的,对外界变化也非常的敏感,像是寒冷刺激、强光和声音刺激等等。应针对失眠患者,分析其失眠的原因,继而从中消除掉不良的因素。为了不加重患者的激动情绪,应对探访患者的数量和时间加以限制,探视的时候要叮嘱来者,尽量不要向患者说一些疾病方面和不愉快的内容。调整好室内的湿度和温度,一般是要将温度控制在20℃~25℃左右,湿度把控在60%~70%左右。要劝诫烟酒,为强化患者自身体质,使其免疫力有所增强,可摄入一些中药健壮剂,像是包含着黄芩、参类、灵芝、冬虫夏草、当归等组方的中药,皆会获取到很好效果。对于冠心病患者过劳可导致心绞痛的发作,保证充分的休息可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心肌功能的恢复。

由于大部分老年心血管患者都伴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异常的心理从而会使其机体调節功能减弱、降低其机体抵抗力,因此,应对老年患者的异常心理障碍加以积极纠正。对老年人心血管患者的护理,应该注意的有诸多方面,我认为心理护理,保持患者的稳定情绪是尤其重要的,并且要有严谨的工作状态,除了要把握好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之外,还应对其病理、生理特点予以把握,才能搞好老年心血管患者的护理。由此才能改善其心理状态,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他们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1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

[2] 张许来,张晓莉.老年抑郁症状特点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病杂志,2003,(1):24.

[3] 唐景华,马光仁.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进展[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3):1811.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老年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饮食和心理辅导在肝胆护理中的综合应用探究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