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2018-02-24 05:26王红梅鄢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6期
关键词:危险因素效果

王红梅 鄢莉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早发冠心病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年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年龄60~80岁,实验组年龄30~50岁,分析诱发早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探讨危险因素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高血压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饮酒率及吸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的高血脂症及家族遗传史等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发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较多,需要积极实施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减少早发并发症。

【关键词】预后;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2

在临床医学中,冠心病主要是指因为患者不正常脂质代谢,在光滑动脉内膜上形成堆积,时间变成体积变大,从而形成白色斑块,称其为动脉硬化,而斑块的大量堆积会造成患者动脉腔逐渐狭窄,导致血液不畅,引发心绞痛,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1]。现阶段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发生极大转变,脂肪摄入主要增多,增加了血液粘稠度,从而很容易诱发早发冠心病[2]。本研究中全面分析了诱发早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探讨危险因素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早发冠心病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年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为(72.14±1.58)岁;实验组年龄30~50岁,平均年龄为(40.14±1.06)岁。男113例,女1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分析诱发早发冠心病的诱发危险因素,包含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高血脂症及家族遗传史等,并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探讨危险因素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危险因素比较

实验组患者高血压、高血脂、饮酒史、吸烟史以及家族遗传史情况分别为29.17%(36/120)、17.50%(21/120)、54.17%(65/120)、59.17%(71/120)、7.50%(9/120),对照组患者高血压、高血脂、饮酒史、吸烟史以及家族遗传史情况分别为37.50%(45/120)、16.67%(20/120)、28.33%(34/120)、20.83%(25/120)、5.83%(7/120)。实验组患者的高血脂发病率及家族遗传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高血压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饮酒率及吸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实验组患者TG、TCH、HDL-C及LDL-C水平分别为(1.95±0.45)(mmol/L)、(5.37±0.52)(mmol/L)、(3.41±0.91)(mmol/L)、(1.02±0.38)(mmol/L),對照组患者TG、TCH、HDL-C及LDL-C水平分别为(1.96±0.56)(mmol/L)、(5.29±0.48)(mmol/L)、(3.45±0.87)(mmol/L)、(1.01±0.41)(mmol/L)。实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的高血脂症及家族遗传史等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心脏病类型,其中造成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很多因素是由于患者血糖升高而导致血脂在血液中凝固,故糖尿病患者增加也是诱发该疾病的重要原因,该疾病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形势,且中老年患者是冠心病的主要人群[3]。冠心病有不同类型,其中早发冠心病较为常见,但是因为患者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存在差异,不同患者之间存在不同临床特征。基于此,临床上需要进行诱发疾病危险因素的深入全面分析,按照患者不同情况展开探讨与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措施[4]。为了促进患者长期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怎样提升其药物依从性、实现药物治疗与血运重建的最佳组合、优化不良生活方式等,临床上需要对其进行合理有效解决[5]。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高血压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饮酒率及吸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的高血脂症及家族遗传史等危险因素比较无差异。综上所述,引发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需要积极实施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饮食,控制患者吸烟,并对家族遗传史等因素给予高度重视,对减少早发并发症发生具有显著临床意义。冠心病的发生与其生活习惯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提示广大人民群众需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选择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合理科学的饮食结构,尽可能不喝酒、不吸烟,对于阳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而言,需要加强早发冠心病的预防工作,有效降低疾病发病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 岩,王聪霞,刘晓唤,张春艳,胡艳超,马维冬,贾 珊,李永勤,韩振华.网织血小板与早发冠心病PCI术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9(03):327-331.

[2] 万宝刚,石学志,张 辉.早发冠心病多支病变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人民军医,2015,58(10):1163-1165.

[3] 陈 忠,马根山,冯 毅,黄 峻,雍永宏,朱铁兵,杨志健,曹克将.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早发冠心病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05):610-612.

[4] 况志彬,何春蓉,周 艳,刘 川.早发冠心病血运重建后临床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09):817-821.

[5] 罗太阳,刘小慧,康俊萍,吕 强,聂绍平,胡 荣,刘新民,张崟,贾长琪,马长生.早发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经皮冠脉介入术后预后的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0,9(04):360-361.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危险因素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