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在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2018-02-24 05:26牟丽英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6期
关键词:治疗有效率依达拉奉脑梗塞

牟丽英

【摘要】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应用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当中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并评价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本文调查选择采用分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本文选择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4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以后,本文常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31/40),依达拉奉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3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依达拉奉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50),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于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这种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具有推广应用的意义。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梗塞;治疗有效率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2

脑梗塞是临床上因为患者脑部血液存在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病情,使得患者脑部出现缺血缺氧导致患者出现局限性,脑组织软化进而使脑组织坏死。病情的发生和糖尿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存在着明显的关联,而且和患者的身体肥胖也存在一定关系[1]。这种病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存在认知障碍和语言障碍,患者有一定的偏瘫和神经功能损害,所以病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健康。本文主要针对于此分析对于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选择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并分析治疗的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期脑梗塞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当中有男22例,女18例,年龄56~84岁,平均(71.5±8.4)岁;依达拉奉治疗组中存在男21例,女19例,年龄58~85歲,平均(72.4±8.5)岁。本文两组患者均被诊断为急性脑梗塞可得出,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未表现明显差异。

1.2 方法

本文两组患者均需要进行基础治疗,患者在入院之后,均选择采用常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使患者选择半卧位,保证患者的气道的通畅性,同时为患者进行吸氧治疗,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并且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监测,对患者的意识变化情况和瞳孔大小进行严密的观察,了解患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纠正,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和血糖情况,如果存在有颅内高压的患者,需要做好对患者的降颅压治疗工作,保证患者的脑水肿得以缓解和减轻。同时对患者选择采用125 mL的25%的甘露醇,进行静脉点滴,每隔八小时对患者进行一次治疗,同时做好对患者的抗凝治疗工作,为患者选择采用5000 IU的低分子肝素对患者进行腹壁下注射,每天对患者进行一次治疗,连续为患者治疗一周左右一个疗程[2]。

常规治疗组患者选择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选择采用2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到500 mL生理盐水当中,对患者进行静脉点滴,每天对患者进行一次治疗。

依达拉奉治疗组则在基础治疗上为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药物主要是选择30 mg溶于0.9%的氯化钠溶液100 mL当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日为患者进行两次治疗,连续对患者治疗两周作为一个疗程[3]。

1.3 观察指标

评价本文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调查的过程中,对本文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相关计数资料选择采用x2进行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检验采用P<0.05表示差异明显,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文采用统计学软件版本为IBM SPSS 26.0。

2 结 果

经过治疗以后本文常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31/40),依达拉奉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3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依达拉奉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50),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致死性的疾病,这种病情会导致患者神经细胞出现损伤,导致患者出现缺血性坏死,损伤是一种不可逆的损伤,而且患者的神经元是存在有变衰节的状态,还存在有一部分半休眠的神经细胞存在,所以对患者进行干预的时候,及时的为患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可以促进患者实现神经功能的恢复[4]。对患者进行干预过程中,氧化反应和细胞凋亡在脑缺血发病当中,存在有不可忽视的效果,自由基的清除则能够实现这两者有效的抑制,对于脑梗死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出必然的效果[5]。

本研究选择的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药物,它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有效的清除自由基的疏水性和亲水性,这样就能够使得缺血灶的体积得到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氧化的负载,也能增强患者内源性的氧化剂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凋亡细胞受到抑制,进而对于患者的神经进行改善。而本研究的调查能够证实上述说法。

综上所述,临床对于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这种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具有推广应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郝 洁.依达拉奉在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2):29+31.

[2] 李智慧.依达拉奉在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9):54.

[3] 顾 群.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2):1079-1081.

[4] 郭好战,蒋松林.依达拉奉和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北方药学,2018,15(05):175-176.

[5] 李 娟.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6):120.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治疗有效率依达拉奉脑梗塞
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益气固表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舒适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