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流程的回顾性分析

2018-02-24 05:26景建军张振贵俞作发何光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6期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回顾性分析

景建军 张振贵 俞作发 何光辉

【摘要】目的 研究4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救流程的回顾性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8例,根据急诊门诊留置时间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12小时(A组)、13~24小时(B组),25~48小时(C组),每组例数为12例、23例、1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抢救措施。比较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30天死亡率。结果 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30天死亡率等指标与急诊门诊留置时间呈正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减少急诊留置时间,尽早进行专科规范化治疗,可显著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和减轻病人医疗负担。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急诊留置时间;回顾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2

急性左心衰竭是急诊的常见疾病,由左心功能异常、心脏负荷加重、心肌收缩力降低等因素导致患者的心排血量骤减及肺循环压力升高,严重损伤患者的脏器功能。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咳嗽等,且部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使患者的脏器功能下降,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研究表明[1],急性左心衰竭发病率高居不下,且发病迅速,若不尽早采取有效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恢复进程。因此,本研究笔者就探讨4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回顾性分析展开报道,旨在为临床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急性左心衰竭诊断标准[2],采用回顾性研究,排除合并肝肾肺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系统性缺陷、血液系统等基础疾病患者。其中4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35~78岁,平均(58.36±8.67)岁,按心脏功能分级Ⅲ级29例、Ⅳ级19例,所有患者心衰类型均为左心衰。

1.2 方法

所有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入院后均积极的抢救措施,包括吸氧、建立静脉通路、扩张血管、利尿等,具体如下:由患者病情选择坐位或半坐位治疗,双腿自然下垂,采用鼻导管吸氧,先纠正患者缺氧症状,然后再给予常规供氧,帮助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医护人员紧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联合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吗啡、呋塞米、西地兰、硝酸甘油、地塞米松等药物,帮助患者镇静、利尿、强心、扩张血管、平喘。

1.3 观察指标

①比计三组患者的治疗住院费用、住院时间;②比较三组患者30天内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学资料都采用SPSS 21.0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用x2检验,组间或组内行t检验,P<0.05提示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急诊门诊留置时间呈正相关。

2.2 比较三组患者30天死亡率

A组患者死亡1例(8.33%),B组患者死亡6例(26.09%),C组患者死亡5例(46.15%),三组患者的死亡率与急诊门诊留置时间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左心衰竭是急性心力衰竭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具有进行性恶化趋势,发病后需要尽早采取治疗措施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发生左心衰竭后患者的心排出量急剧下降,从而致使左心排出效率下降,患者的毛细血管和肺静脉的压力升高,血管渗出液大量进入肺间质和肺泡中,导致气体交换障碍,组织器官缺血缺氧[3]。死亡率较高.目前,临床通过药物治疗,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病情发展过于迅速,急性心力左心衰患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恢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寻找更为合理的治疗流程,有效的治疗手段和尽早目标化管理已成为急诊工作人员的研究重点。

本研究表明,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30天死亡率等指标与急诊门诊留置时间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病因复杂多样,病史较多,且病情变化快,到医院检查诊断时会对医师造成一定的干扰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同时对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具有较高要求,患者入院后能否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与其专科素养和治疗环境不无关系。同时急诊其他因素对患者的干扰,包括环境、家属对诊疗的依从性、治疗的及时性、病人的心理因素等,多数急诊科对上述影响因素难以满意管控等,都可能是改变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笔者建议:急性左心衰病人在急診治疗中,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体征,在治疗的同时找到并纠正病因和诱因,及时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等,目标化治疗。尽可能减少患者在急诊门诊留置时间过长,使其得到及时的抢救治疗。医护人员应尽力营造良好的病房氛围,排除各种嘈杂声,保证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由于部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认知甚少,医院应加强健康宣教,以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同时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不定时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家属应给予患者更多的精神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

综上所述,急性左心衰病人减少急诊留置时间,尽早进行专科规范化治疗,可显著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和减轻病人医疗负担。

参考文献

[1] 陈丽萍,姚亚宾.急性心力衰竭急救后的生存获益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6,38(3):217-219.

[2] 郑 军,翟亭立,胡 杰.老年急性左心衰竭76例抢救体会[J].临床军医杂志,2017,45(7):729-731.

[3] 李 华,张劲松,陈 彦,等.急诊室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因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4):367-369.

[4] 靳东亮,睢德道.5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回顾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151-153.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急性左心衰竭回顾性分析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重度口腔颌面部外伤治疗状况综述研究
NIPPV对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脏负荷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应用有创呼吸机中无创正压通气C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研究
硝普钠抢救高血压并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
院前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并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观察
紧急床旁血液滤过在尿毒症患者急性左心衰竭伴低氧血症的应用
102例口腔扁平苔藓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
临床护士针刺伤情况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