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2018-02-24 05:26禹腾波陈滨者晓玲段青连杨光珠罗有娟叶思扬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6期
关键词:改良风险评估量表

禹腾波 陈滨 者晓玲 段青连 杨光珠 罗有娟 叶思扬

【摘要】目的 观察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Braden压疮评估量表对我院2016年1月~8月收治的心血管呼吸内科患者985例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并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8月收治的心血管呼吸内科患者1012例使用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情况及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正确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运用于临床,能指导护士正确快速的评估压疮的高危因素,提高识别压疮的风险能力,及时采取个性化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

【关键词】改良;风险评估;量表;压疮护理;心血管呼吸内科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2

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发持续缺氧、缺血及营养不良从而导致组织溃烂坏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心血管呼吸内科患者病程漫长,且好发人群为老年人,其本身合并其他疾病,且病情具有进行性恶化趋势,患者需长期住院进行治疗,使心血管呼吸内科患者合并压疮的风险增大,故患者压疮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1]。临床为提高心血管呼吸内科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压疮发生率,寻找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同时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措施干预和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评估,对患者预后意义重大[2]。因此,本研究笔者就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报道,旨在为临床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Braden压疮评估量表对我院2016年1月~8月收治的心血管呼吸内科患者985例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并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8月收治的心血管呼吸内科患者1012例使用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627例、女358例,平均年龄(60.25±4.86)岁;观察组男682例、女330例,平均年龄(60.62±4.9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改良评估量表的设计与组成

1.2.1.1 采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我院患者进行评估,使用后护理人员反馈该量表评分不准确,无法衡量患者的病情,致使护理人员预防措施做的不到位,从而引发压疮。

1.2.1.2 组成

改良评估量表由一般情况、感觉与体位、神志、疾病情况4个方面组成,每个方面又包含有数个具体项目,每个项目后面有对应分值;量表具有明确的评分标准,评分范围为0到45分,分值越高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

评分≥1分时,应采取相应的压疮预防措施,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可能出现压疮的危险性,讲解注意事项,评分≥6分,应上白板警示,并有床头卡警示标识,评分≥10分为压疮高危风险患者,应填写《临沧市人民医院压疮处置监控上报表》上报科护士长进行监控,有难免压疮风险存在的同时填写难免压疮申报单。

1.2.2 培训

心血管呼吸内科相关护理人员需进行培训,以提高评估的正确率,首先由护理部组织护士进行学习,护士长对评估内容进行分析,讲解注意事项,并通过实践对护士进行示范和指导。专业医师对护士进行健康宣教,对压疮和心血管呼吸内科疾病知识进行培训,同时医院应制定和完善制度督促护士按照标准执行。

1.2.3 临床应用

1.2.3.1 常态化评估[3]

患者如院后,若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则采用改良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常态化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当评分≥1分时,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护理措施干预,防止压疮发生。

1.2.3.2 [4]科室人员应加大筛查力度,护士长需落实病房的检查及指导工作,保证评估量表与患者的实际病情一致。若发现患者的评估情况存在异常,应及时对患者重新進行评估,并强调翻身的重要性,可指家属及患者如何进行翻身及保持正确的体位。

1.2.3.3 评估正确率的判断

收集各责任护士对住院患者的压疮危险评估表,由片区护士长和病区护士长进行审核。

2 结 果

对患者进行2年的督促、指导、考核后,对患者计数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评估量表是一种预测、评估、筛选压疮高危人群的工具,根据我院收治患者的实际需求,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具有实用、直观等特点,且该评估量表内容清晰、操作简单,可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提高评估正确率[5]。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正确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效果显著,有利于压疮规范化管理,达到患者安全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静梅,董晓燕.对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的方法和[J].护理管理杂志,2007,7(1):51-52.

[2] 毕红月,王新然,韩斌如.ICU压疮高危病人的预防[J].护理研究,2010,24(4):1086-1089.

[3] 刘 红,付晓悦,余晓晨,等.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7,7(2):50-51.

[4] 刘志敏.改良压疮风险性评估及观察表在ICU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4):1558-1559.

[5] 余新颖.压疮预防管理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01.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改良风险评估量表
中国传统戏剧与现代舞台手段的碰撞与运用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风险评估
改良经腹横切口输卵管结扎术1260例临床观察与探讨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局限性及其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