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2018-02-24 05:26成玉梅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6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老年冠心病

成玉梅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来就诊住院的老年冠心病行介入手术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62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方案,从应用效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护理缺陷发生数、护理质量考评等环节的比较上,干预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总满意度为98.4%,常规组为82.3%,干预组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的护理管理中,相比于常规护理方案来说,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案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可降低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老年;冠心病;介入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2

现如今,人们的作息与生活饮食越来越不健康,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冠心病作为其中最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也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严重负担。本文主要选取的是来我院就诊住院的老年冠心病行介入手术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行介入手术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各62例,干预组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68~76)岁,平均(72.2±1.4)岁。对照组中男30例,女32例,年龄(66~80)岁,平均(73.5±1.5)岁。两组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为冠心病行介入手术患者;年龄均超过65岁;依从性好,均为自愿参加者。

1.3 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排除有认知障碍者。

1.4 方法

62例常规组患者应用的是常规护理管理路径。干预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路径。其中护理风险管理路径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涉及了三层管理结构,也就是以护士长,质控护士,责任护士为主,针对介入手术的患者实施风险识别评估,完善手术风险管理预案,借助PDCA循环实施质量分析及评价,进一步优化改进。(2)实施介入手术护理风险管理预案:针对老年患者介入手术的实际特点,完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风险管理预案。(3)强化护理工作者的风险意识和辨别水平:有机的结合岗位和层级对全科护士实施培训。依据计划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护理风险管理要点、知识、预案等,了解护理风险的识别、处理、评价、预防。第四步:积极落实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管理应急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定期进行培训、考核,确保护理工作者掌握操作流程,防止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一般是通过高年资护士来负责持续质量控制,护士长每月总结一次,借助鱼骨图、柏拉图等工具实施质量分析。(5)优化护理风险事件报告制度:及时上报护理风险事件,通过全面描述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定性分析,根据所涉及风险出现的概率以及损失的程度,确立危害的等级,以期补救措施的及时实施[1]。

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总结如下:①排查安全隐患。对科内现状进行分析,查找出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薄弱环节,每月组织科内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分析,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与处理,如遇疑难问题及时向护理部上报。②强化护理风险教育。定期对科内护士进行培训,增强其法律意识及法律责任,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与风险处理能力,减少系统内部因素造成的护理风险。③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加强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学习,制定护理风险应急处理流程,开展多形式、内容丰富的业务学习,强调对风险因素的整体分析与判断,提高护理人员对病情的观察判断与处理能力。④制定介入手术患者的转运、交接流程。由导管室护士与医生共同商议安排每日介入患者的顺序,优先安排重症患者及合并症患者,如遇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需及时告知医生并暂缓运送;急救药品与设备应准备充足;保证运送途中静脉通路的畅通;衔接好每台手术,防止患者在导管室外等候过久;保证平车护栏处于拉起状态,行走过程中应步调一致,急转弯时需要放慢速度;危重患者需要医生护士共同护送,必要时携带除颤仪等急救设备;运送过程中,防止导管受压、脱落;做好交接班详细填写交接记录并签名。

1.5 评价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考评结果、护理缺陷发生次数及总满意度,护理质量由质控小组采取百分考核制进行考评,护理缺陷由责任组长登记并汇总,满意度调查借助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实施问卷调查,共设置3个选项(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10项问题,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发放调查表,填写结束后,科室统一收回,总结问卷调查结果,录入计算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总的护理满意度为满意和非常满意率之和[2]。

1.6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SP 16.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管理效果的比较

在护理缺陷发生次数、护理质量考评等环节的比较上,干预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综合满意度的对比

干预组的总满意度为98.4%,常规组为82.3%,干预组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相较于年轻患者而言,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显著增加。其中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上,治疗老年冠心病最为常见的方法就是介入手术治疗,被视为临床效果最为优良的一类治疗路径,相较于传统的心脏外科手术,介入手术治疗具有手术伤口小、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安全、恢复快、简单、成功率高等优势[3]。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缺陷发生数、护理质量考评等环节的比较上,干预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总满意度为98.4%,常规组为82.3%,干预组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的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案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可降少护理缺陷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 靖,刘慧敏,张 燕.护理风险管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PCI术后严重不良事件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3,35(12):1911-1912.

[2] 詹惠敏,黃小梅,陈秀梅,等.个体化围手术期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5):643-644.

[3] 顾品花.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7(a01):194-195.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管理老年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