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脏病围术期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护理处理方法

2018-02-24 05:26黄青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6期

黄青敏

【摘要】目的 对于患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在围术期间自身血氧饱和度减少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容诊治的50名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在围术期间血氧饱和度减少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对医学临床上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的50名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在围术期间血氧饱和度减少的患者在经过相关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得到显著的提高,且患者没有存在相关并发症。结论 对于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在围术期间血氧饱和度减少的患者,采用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升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值得在医学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血氧饱和度;围术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1

为了检测和反映患者的氧合动态情况,并且可以提前发现缺血性心脏病围术期存在的初期低氧血症状,利用血氧饱和度检测仪可以实现持续性的观测,并为以后的护理和治疗提供相关依据。血氧饱和度检测主要指在患者的指端甲床固定探头指套,以手指作为血红蛋白响应容器,检测组织床光传导的强度,来统计有关血氧饱和度的量。血氧饱和度的计数可以实时反应患者的呼吸情况以及动脉血氧的动态状况,为患有低氧血症的患者初期提供相关数据。本次研究选择本院在收容诊治的50名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在围术期间血氧饱和度减少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对医学临床上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容诊治的50名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在围术期间血氧饱和度减少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在这50名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在围术期间血氧饱和度减少的患者中,包含男31名,女19名,年龄5个月~69岁,平均23.5岁,患者的体重3.7~79.1 kg,平均45.6 kg。本次研究中50名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在围术期间血氧饱和度减少的患者在手术前的检查得出,十一名患者罹患冠心病,十六名患者罹患心脏瓣膜病症,二十三名患者罹患先天性心脏病。50名患者在麻醉之前,有25名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状况,其中,有14名患者为婴幼儿,在插管的过程中,有4名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状况,在手术时,有5名成人和2名婴幼儿出现了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状况。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因为其血氧饱和度的下降,都在一定时间内发现了缺氧的情况,并且实施有效的救治手段,没有一名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

1.2 护理方法

1.2.1 诱导插管

50名患者在麻醉之前,进行常规的穿刺准备措施。患者在这个时间段会佩戴湿化瓶开放式面罩进行吸氧。在麻醉之后,根据相关检查核对确定之后,要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进行检测。相关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和相关指标的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如果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小于百分之九十六,并且排除患者为肺部疾病等相关自身原因,要在一定时间内寻找明确的病因。普遍的病因是没有开启样器开关,患者手指和脉氧探头接触不佳,患者出现舌后坠等情况。在施行相关有效的措施之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会恢复正常。

1.2.2 手术时

如果患者出现初期的低氧血症和去氧饱和血症的状况,在医学临床上不会很快出现心收缩力,呼吸以及心率的改变。所以,这便提高了心电图和紫绀改变的寻找难度。在经过连续检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时,可以在患者相关病症情况出现之前,进行提前的应对措施,并施行相关处理方法。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施行连续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通气存在的问题,以便做好相关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在手术的过程中,如果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减少,那么需要及时检查麻醉机的气体来源,确保患者吸入的为氧气,及时检查麻醉机,术野以及呼吸管道的连通情况,并进行改正。

2 结 果

本次研究的50名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在围术期间血氧饱和度减少的患者在经过相关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得到显著的提高,且患者沒有存在相关并发症。

3 讨 论

检查患者的循环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的相关功能,以保障氧气的足够供给,是患者成功进行手术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如果患者存在心肺功能的相关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氧气的吸入,导致患者出现缺氧。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在围术期间血氧饱和度减少的患者,采用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升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值得在医学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韩婷雅.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6,(7).

[2] 齐 鑫.心脏病患者围术期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护理观察[J].医学信息旬刊,2014,(15).

[3] 萧丽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护理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13).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