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问题对策研究

2018-02-24 02:35江敏锐计福前吴开文
青年时代 2018年34期
关键词:新背景问题对策

江敏锐 计福前 吴开文

摘 要:新背景下职业教育侧重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这些人才在未来将从事技术型应用工作,技术型人才主要的任务即为在已完成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的生产,技术型人才大多工作于生产一线,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而新背景下残疾人职业教育即针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残疾人实施为生产、管理以及服务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门教育。其不同于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具有精湛操作技能的技工。基于此,文章将以新背景下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问题对策研究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关键词: 新背景;残疾人职业教育;问题;对策

一、新背景下残疾人职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振兴,当今整个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发生着变化。对劳动人员的素质要求正在趋于科技化、人性化、综合化的模式演变。对个体的动手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针对社会的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的职业教育应该走向何方,如何发展,就出现了很多的新问题急需去解决。在深化残疾人职业教育方面,现阶段国内上级系统已陆续颁布了相关政策法规,目前我国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不过,因为政治及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还具有一些显著的弊病。

(一)新背景下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问题对策研究相关法律所存在漏洞

现阶段有关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相关法规还缺乏一定的完善性:首先,法规较为抽象,目前既有的法规基本都是以通知的方式予以下发,这样无法构建以《特殊教育法》为基础的纵深结构,同时也无法构建与《职业教育法》相联系的梯度递进,因此缺乏权威性。其次,现阶段残疾人职业教育相关法规中模式化语言较多,很多条款用词不严谨,且缺乏可行性。一些具有“号召”之意的规定,对于实际问题均未提出确切的标准。相对于将残疾人义务教育整合至义务教育的规划之中,残疾人的高级中等以上的教育仅“依附于需求”、“可以举办”的基本理念;较之初等教育对残疾人的特殊照顾,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并未对残疾学生给予相应的优惠。虽然出台了《残疾人教育条例》,相关部门要将残疾人职业教育整合至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不过此意见是否一定采纳、要怎样进行一个有效的决定,均缺乏相应的规定。

(二)现阶段国内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

目前国内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期。笔者经相关文献了解到,目前国内对残疾人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相对浅显,同时并未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进行全面的探究。此问题目前已引起了相关学者的重视,不过现阶段研究依然停留于理论思辨上,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指向性。

(三)残疾人职业教育构架不合理

现阶段残疾人职业教育管理机制不利于深化教育工作。残疾人职业教育基本规划与学科专业的构建没有一个完善的政策导向及整体的管理。同时,并未构建起相互沟通的体系。而目前专业设置单一,与新背景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背道而驰。残疾人职业教育院校间在专业结构上基本雷同,例如,面向盲人的专业只是局限在针灸推拿与钢琴调律专业,忽略残疾人的个体化差异,因此残疾人在选择专业时存在单一的问题,因此在就业时也供过应求,这从根本弱化了残疾人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现阶段,国内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匮乏,无法从根本加强教学深度。而且一些残疾人职业教育任课教师并未受过特殊教育相关的培训,同時在数量上严重不足。

通过上述不难发现,残疾人职业教育还具有很多内质问题,这从根本影响到国内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全面进程,亦为导致国内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

二、新背景下深化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有效策略

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增长的背景下,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对残疾人职业教育都是新的挑战。基于此,相关人士必须抓住新契机,以新背景为立足点分析残疾人培养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匹配于自身特性且适应国情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这亦为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的唯一途径。

(一)新背景下残疾人职业教育办学主体要侧重于多元化发展

目前,伴随全面扩招,教育成本也呈几何型递增之势,怎样挣脱常规残疾人职业教育“瓶颈”的束缚即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我国上级部门要在明确残疾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的基础上,深化社区办学、集体办学以及私人办学。

针对社会出资创办学校,上级部门要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鼓励动用社会上的相关力量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让一班职业教育和相关培训部门继续在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中起到主导性,渐渐构建残疾人职业教育网。而且要全面深化上级部门集权的机制,全面整合新背景下市场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予以对职业教育的跨系统管理,构建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

(二)新背景下残疾人职业教育定位人性化

残疾人职业教育要依附于残疾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在此基础上侧重于残疾学生的意愿,以残疾为学生造成的特殊困难为基础,从根本满足残疾学生对职业教育的基本需求。首先,在招生过程中,在尊重政治、文化的先决条件下,对年龄、婚否等问题,予以适当的便利;其次,依附于残疾学生个体化需求设计教学,包括对教学内容、时间、形式以及地点。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弹性学习模式,让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进而为新背景下的社会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要深化残疾人职业学校教育内容,可进行相关职业培训与其他形式的职业教育。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构建有效的残疾人劳动力素质与职业技能的终身培训

机制。

(三)深化新背景下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职业教育的侧重点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不但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掌握此专业的实践技能,因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教师还要具备和残疾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不过现阶段,国内残疾人职业教育正处于发展中,残疾人教师的职前培训还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因此上级部门要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首先,经“4+1+1”体系即本科后学一年特殊教育理论,在此基础上到企业进行一年的实践,培养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同时还要对在职的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师予以再培训,支持这些教师到相关机构学校予以再学习。而且针对目前师资短缺的情况下,还要主动聘请行业内专家指导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优化教学硬件

评定是否具有平等受教育权的一个重要指标即为学校的硬件条件。对于残疾人职业教育各方一定要加大投入,为残疾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举例说明,构建相关人员负责残疾学生的生活;为盲生配备相应的盲文书籍及可听的电脑软件、盲文打字机;为聋人学生配备手语翻译、助听设备以及听课记录助手。

(五)拓展残疾人职业教育格局

在“融合教育”背景下,一些教育学家提倡随班就读的教学机智。在对欧美等国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后,笔者认为应取其所长,而并非照抄照搬。依附于研究及国内既有的教学条件,残疾人职业教育主要应由国家承办,择取“两条腿走路”的教学体系。首先,拓展普通高校招收残疾人随班就读的规模。这样可以深化残疾生的心理康复,利于整合既有的教育资源,同时可以从根本拓展残疾人教育的规模。不过,以国内现阶段的财力状况,是无法使所有高校都能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设施的,同时师资与教学设备具有较强的局限性,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无法完成对盲、聋、哑等残疾生的教学任务。因此,以既有的教学条件,我们可以在各省重点改造及完善一两所高校的教学设施,并集中招收残疾生随班就读。其次,在普通高校能力范围内创办特教学院、特教系,在此基础上招收盲、聋、哑与肢残学生,并对这些学生予以特殊教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此类模式能够深化按残疾分类,根据个体化差异进行施教,便于管理;同时有利于消除残疾生的心理障碍,且无需单独选址建院,较之构建“隔离式”特教学院节省成本。这样就能够进一步构建以少数高校附设的特教学院为基础,以普通高校随班就读为本的多途径,匹配于国内实情的残疾人教育格局。

三、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新背景下残疾人职业教育,我国相关部门要在明确残疾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的基础上,深化社区办学、集体办学以及私人办学。针对社会出资创办学校,上级部门要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鼓励动用社会上的相关力量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让一班职业教育和相关培训部门继续在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中起到主导性,渐渐构建残疾人职业教育网。同时要依附于残疾學生的个体化差异,在此基础上侧重于残疾学生的意愿,以残疾为学生造成的特殊困难为基础,从根本满足残疾学生对职业教育的基本需求。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增长的背景下,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对残疾人职业教育都是新的挑战。基于此,相关人士必须抓住新契机,以新背景为立足点分析残疾人培养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匹配于自身特性且适应国情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这亦为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的唯一途径。在“融合教育”背景下,一些教育学家提倡随班就读的教学机智。在对欧美等国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后,笔者认为应取其所长,而并非照抄照搬。依附于残疾学生个体化需求设计教学,包括对教学内容、时间、形式以及地点。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弹性学习模式,让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进而为新背景下的社会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全面深化上级部门集权的机制,全面整合新背景下市场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予以对职业教育的跨系统管理,构建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赵树铎,杨春增.《聋校劳动、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大纲》可行性研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15(04):42-44.

[2]蒋乃平.课程模式是职教课程论学科建设的重要标志[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15(06):57-59.

[3]肖源,管才君.我国高等特殊职业教育院校职能转变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33):81-82.

[4]刘鹏宇.以就业为导向推动残疾人高等教育转型——以壁挂教学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5(09):80-83.

[5]郭世平,杨世国,李伟,王家正,朱广化.《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师素质与能力要求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14(03):27-30.

猜你喜欢
新背景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新背景下对中职数学创新教学的思考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评价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