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2018-02-24 05:26郭宇芬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6期
关键词:螺内酯贝那普利

郭宇芬

【摘要】目的 分析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取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及心功能(LVESD、LVEDD及LVEF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在临床有效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7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功能改善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LVESD、LVEDD及LV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好,能快速改善患者心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螺内酯;贝那普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2

高血压、肺气肿、肺梗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内分泌疾病均可能诱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患者发病后必须及时采取治疗,否则病情加剧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为此,本研究特收集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符合《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诊断标准,并排除肝肾功能疾病、心动过缓及药物过敏者,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0.3±5.3)岁,17例伴随高血压,13例伴随肺气肿,15例伴随风湿性心脏病,9例伴随扩张型心脏病;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60.5±5.0)岁,16例伴随高血压,11例伴随肺气肿,13例伴随风湿心脏病,10例伴随扩张型心脏病;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514)起始剂量为2.5 mg,1次/d,后期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增加剂量,最高不得超过2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螺内酯(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3020070)40 mg/次,2次/d。

1.3 评价标准[2]

对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跟踪,并对治疗前后LVESD、LVEDD及LVEF评分进行记录;显效:患者水肿、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2级;有效:患者水肿、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缓解,心功能恢复≥1级;无效:患者水肿、乏力、呼吸困难、心功能等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在心功能改善方面,观察组LVESD、LVEDD及LVEF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3]。据临床资料统计,慢性心力衰竭男性发病率(2.3%)大于女性发病率(1.4%),且多发于45岁以上中老年群體,其中有既往心脏病史者发病机率更大。引起慢性心力衰竭原因较多,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肌代谢障碍、心肌炎、心肌梗死、心室肥厚、心室负荷过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均可能诱发慢性心力衰竭,发病后患者心肌间质发生改变、心肌舒缩协调性遭到破坏,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肺水肿、心律失常、全身乏力、下肢水肿等临床症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情复杂,死亡率高,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将严重影响预后效果,病后出现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肝肾功能不全、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并发症。特别是老年群体,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器官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出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如不及时治疗,随着患者病情加剧,血液中醛固酮浓度不断升高,造成心肌纤维损伤,最终引起心律失常出现死亡。研究表明[4],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应先对患者心脏进行修复,对心力衰竭进行调节,缓解患者心力衰竭症状,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贝那普利是常见的前体药物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有血管扩张、抑制醛固酮、改善心室及血管的重构等功效。患者服用后,贝那普利经肝内水解形成贝那普利拉,这种活性物质能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将人体血管中血管紧张素Ⅰ逐渐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达到改善心肌功能、血管收缩、心输出量和心力衰竭作用,同时,抑制人体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螺内酯是人工合成的甾体化合物[5]。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螺内酯对醛固酮进行处理的同时,还能促进钾离子吸收,实现排纳利尿目的,并能抑制心血管的重构。螺内酯和贝那普利联合使用,二者相互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防止心力衰竭。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发现,采取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临床有效率达到90%,明显高于单一贝那普利治疗临床有效率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情况对比,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LVESD、LVEDD及LVEF评分均优于单一贝那普利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采取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不仅能提高临床有效率,且能快速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智慧,李 健.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4):8668.

[2] 买吾拉江·马木提.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5):65-66.

[3] 黄顺来.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7(4):75-76.

[4] 葛正中,王敏红,缪琪蕾,等.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5,15(1):41-43.

[5] 罗 仁,茶春喜,杜晓强,等.贝那普利联用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19(5):716-717.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螺内酯贝那普利
螺内酯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ARB治疗难治性高血压醛固酮逃逸现象(附1例报告)
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分析
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探讨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疗效观察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
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分析
螺内酯与美托洛尔对冠心病患者心室重构及QT离散度的影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