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记者”陈云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长征

2018-02-25 13:11
文史博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救国报告文学时报

创刊于1935年5月的 《救国报》,是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以“巴黎反帝大同盟机关报”的名义,在法国巴黎注册并公开发行的。编辑部设在莫斯科红场附近的外国工人出版社中文部内。

这年9月,共产国际总部转给编辑部一封信,是蒋经国在苏联写给他母亲毛福梅的公开信。信中痛骂蒋介石“假革命真叛变”的面目,并申明要与蒋介石公开决裂。《救国报》全文发表了这封信。

不久,《消息报》和《真理报》也相继刊载。很快这份轰动一时的信件传遍国内外,恼羞成怒的蒋介石大发雷霆,授命驻巴黎大使立即照会法国政府,以内阁决议案取缔《救国报》。

从莫斯科赶赴巴黎的吴玉章(1878—1966,“延安五老之一”)得知详情后,机智斡旋,把《救国报》改名为《救国时报》。这样一改,中文只添一个字,法文却要变化好几个词,与原名大异。然后利用法国政府一向标榜的言论、出版自由,按合法途径重新申请立案出版。这一招果然奏效,《救国时报》很快就获准出版。

陈云

《救国时报》

为了增加有关旅欧华侨爱国抗日的消息和报道,莫斯科编辑部决定每期留下一定的版面篇幅,让巴黎印行小组的同志加进他们采写的文章。这样就必须在巴黎建立一个印刷厂。这时,中途离开长征去共产国际汇报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陈云,正好在莫斯科。他得知这一情况,便向吴玉章介绍了自己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的老关系,通过上海商务印书馆订购了一套汉字铜模运抵巴黎,解决了设立印刷厂的主要难题,使《救国时报》增加了新的信息渠道。

为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革命真正的希望所在和中央红军的真实情况,陈云受编辑部的委托,出任“临时记者”。他利用工作、学习之余撰写长篇报告文学《随军西行见闻录》,假托一个被俘国民党军医的口吻,描述了红军长征中的真实细节。

陈云笔下的共产党领袖们平易、亲切、真实、感人,狠狠地批驳了国民党对红军的污蔑;他笔下对长征中重大战役的插叙,如他直接参与指挥的抢渡金沙江等,细致传神,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从1936年3月起,《随军西行见闻录》在《救国时报》上连载,吸引了大批读者,许多爱国人士从这篇报告文学中认识了红军,对国民党在民族危亡之时“攘外必先安内”、“围剿”红军的政策深恶痛绝。

《救国时报》发行范围遍及欧、美、亚、澳等40多个国家。在中国国内,人们争相传阅、秘密流传。一些失散了的党员和救亡青年把这份报纸当成宝贝,组织学习,报纸传烂了还在阅读。著名作家、共产党员夏衍曾因不知党中央在哪里而苦闷过,看到《救国时报》,看到《随军西行见闻录》后,一下子认定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办的报纸,倍感亲切。陈云撰写的这篇报告文学,也是那个时期《救亡时报》上最受欢迎的文章之一。此后,这篇文章又在莫斯科出版了单行本,在国统区、在延安也多次印刷发行。

猜你喜欢
救国报告文学时报
150多名游客“失踪”,韩担心免签被利用
科学救国的和平使者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老飞人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京华时报》2017年1月1日起休刊
潮流时报
首届青年报告文学评论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听谎有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