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之形象思维法

2018-02-25 10:16亢素英
新课程(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工具事物

亢素英

(山西省临汾市第五中学,山西 临汾)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倾向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背诵掌握,提起历史学习,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哪一年、哪个历史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将历史的学习转向为历史事件的背诵,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会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思维空间也无法得到扩展,检验自己的唯一标准就是考卷的分数。这样的教学模式所教育出来的学生,根本无法适应社会上的激烈竞争,严重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意识到要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意识的培养。

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不同

形象思维顾名思义是指通过把客观事物形象化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以及掌握,因此具有形象性、粗略性、想象性、非逻辑性、生动性等一系列特征。而相对于感性认识而言,形象思维又略有不同,它不仅仅可以将客观事物直观化,还能够在表现客观事物时,使其具有能动性,表达出思维对象所具有的感情色彩,还有其基本观点,是感性认识的更深一层表达。

这种表现事物的方法与逻辑思维有所区别,逻辑思维主要是对事物进行判断、推理,将研究对象变得概念化、理论化。而形象思维是对事物进行色彩、形状以及线条的描述,最终使事物变成具象、概括以及典型的画面。因此,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都是在对事物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沿着不同方向发展的两个不同的思维方法,形象思维在对历史进行揭示时选择将历史形象典型化,而逻辑思维则选择将其形成理论体系来表现。

二、完善形象思维教学的方法

为了让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拓展学生形象思维意识的重要性,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要相互配合,通过一些教学工具的运用,重现历史形象,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1.合理运用教学语言

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离不开语言,教师在教学时要合理地运用教学语言,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让师生间的交流更加顺畅。语言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高中历史知识比较具象生动,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握这种特点,并用语言将其诠释出来,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优秀的历史教师一定是学富五车,对古往今来的历史了如指掌,再加之对教学语言的生动应用,必然能够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历史知识。另外,教师通过对教学语言的提升,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例如,在进行《汉字与书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地运用教学语言对王羲之的书法予以评论,进行细致的讲解,拓展其他书法家的书写特点,如此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具象的历史形象,高中时期历史教学语言的提升,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内在属性以及外在属性。所谓语言的内在属性即语句的科学性、准确性以及系统性,而外在属性则是指声音、语色以及语调的变化,只有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运用,教师才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主动性。

2.合理运用教学工具

语言可以让历史形象变得生动具象,但是历史语言的运用没有办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一些教学辅助工具,实现趣味性的课堂教学。高中时期的历史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感知的运用体会历史知识,需要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以及触觉,因此需要教师运用直观的教学工具进行辅助,用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进行《史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播放相关的电影作品选段,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语言与教学工具结合教学,两者相辅相成,让历史知识的教学从静态向动态发展,变换不同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双重认识,加深对历史概念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掌握。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师想要扩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必须要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学会将教学语言与教学工具结合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学会运用历史知识,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助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顺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工具事物
波比的工具
美好的事物
波比的工具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奇妙事物用心看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