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在导学中的作用

2018-02-25 10:16
新课程(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情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马 丽

(青海省大通县第七完全中学,青海 西宁)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各种各样化学问题的解决、形形色色化学知识的理解等都离不开学生良好的化学思维能力。而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中进行恰如其分的提问。

说到提问,也许有人会说:“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本来就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呀!”的确,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本就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然而,如果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不讲究技巧与方法,提问也就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窃以为,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讲究提问的技巧与方法,切实发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笔者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浅显论述一些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方法。

一、提问要符合学生实际学情

众所周知,不同的学生,其实际学情也不尽相同。教师的提问必须要与学生的实际学情相符合。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学情,那么,学生肯定就不能顺利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唯有在详细了解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潜心设计一些紧扣教材教学内容的问题,才能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的时候,不仅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还要密切结合学生实际学情。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一)——原子结构”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在复习导入环节提出了如下问题:“什么是原子、分子、元素?”因为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原子、分子和元素”的概念了,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既紧扣课堂的教学目标,又符合学生的实际学情。

因为教师提出的问题既围绕教学目标,又与学生的实际学情相符,所以每个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回答问题,课堂教学目标也在潜移默化中达成了。

二、提问要遵循知识习得规律

知识的习得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也要遵循这样的知识习得规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前设计问题的时候,首先,必须要深入挖掘教材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内容有全面细致的了解。然后,教师要严格遵循知识的习得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设计一些环环相扣的问题。最后,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富有成效地解决这些环环相扣的问题就能够顺利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了。

仍然以教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一)——原子结构”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在课中设计的问题框架如下:什么是原子、分子、元素?原子核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这样的问题框架正好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了原子结构。

由此可见,教师遵循知识习得规律设计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能够引领学生不知不觉地达成课堂教学目标,顺其自然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提问要设置足够思维空间

在一些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同学们,听懂了吗?”似乎对于教师这样的提问,学生的回答永远都是:“听懂了!”其实,这样的提问没有一点实际意义。问题本是思维的源泉。教师的提问旨在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顺水推舟地到达知识的彼岸。

鉴于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学情的前提下,设计一些具有足够思维空间的问题。

比如说,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一)离子键”这一课的时候,笔者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氯原子和钠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形成稳定的氯化钠呢?”为了让学生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笔者引领学生观看了一段实验视频,即钠在氯气中的燃烧过程。笔者设计的这个问题不仅紧扣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还给学生留足了思维的空间。

因为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思维空间,所以学生就可以充分挖掘自身思维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进而顺利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要与学生的实际学情相符合,必须要与知识的习得规律相吻合,必须要给学生留足思维的空间。当然,教师设计的问题还必须要与教材教学目标相吻合。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教师要恰如其分、主题鲜明地设计课堂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深入浅出地学习相关化学知识,让教师提问成为引领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一条路引。

猜你喜欢
学情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