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2018-02-25 10:16马继收
新课程(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洋务运动高中历史理念

马继收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第一中学,云南 玉溪)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新课程理念逐渐融入教师教学的理念中。但是,现在教师真的都贯彻新的课程理念了吗?其实并没有。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穿着“新衣服”走老路子。那么,应该如何将高中历史教育拉离“应试教育”的牢笼呢?笔者认为必须结合实际探究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下文笔者结合自己长期的教学经验,简要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情况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知识,学生在下面被动听讲。这种教学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被消磨殆尽。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1.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课堂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开始。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想要抓住学生的心,就需要集中精力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开场白的方式或者是直接授课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徜徉其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

如,在讲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语言描述毛泽东为新中国成立而付出的努力,尽情展示历史课程的魅力,紧紧地吸引学生,让学生非常想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丰富的环境,让学生可以走进历史、参与课堂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2.以史为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史为鉴,可以明古今。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期,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满腔热血,激情澎湃,他们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因此对国家的大事也非常感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这一特点,顺应时代潮流引导学生,揭示现实和历史之间存在的联系,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在现代知识的影响下,也会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二、及时把握学习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想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师也需要综合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教学中,针对不同课程,教师需要灵活地掌握情况,遇到积极情况的时候,教师也要保持镇定,积极应对。此外,教师还需要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互动。当学生主动学习之后,课堂效率自然而然得到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地把握课堂活动,在课下不断充实自己,在课上科学引导学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

三、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一定要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解知识的载体和平台,让学生结合现象去分析问题的本质。在历史教学中,不仅仅要传递给学生表面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去看本质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综合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讨,并借助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解决一些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到自主探索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如,在讲解《洋务运动》的时候,笔者先让学生自主搜集和洋务运动相关的信息,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的层次分析,帮助学生熟悉洋务运动的基础知识。并在之后结合洋务运动的结局,让学生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学生在教师创建的这种清晰的思路中,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识点。之后,教师只需要结合学生探讨的情况总结并稍加点拨,就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都得到显著提升。

总而言之,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是一种教育理念,并不是朝夕就可以实现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走进新课标,并在课程标准中融入全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探索教学目标,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实现高效、多方参与、高质量的教学,从而真正地实现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洋务运动高中历史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浅析洋务运动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关于洋务运动中洋务企业性质的探究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