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

2018-02-25 10:16
新课程(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教学内容

韦 强

(重庆市荣昌区荣昌中学校,重庆)

学科核心素养所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它不仅指学生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运用、学生的价值观、学生的综合能力等多个方面。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过去完全以提升学生成绩为教学目标的化学课堂上,很少有教师会思考自己的教学过程能否提升高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的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能力与道德的培养。而在深化教学改革之后,高中化学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对化学教学进行改革创新。

一、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1.对学生动手实践不够重视

高中生学习的化学知识都是经过大量的反复实验得出来的,所以化学应该是一门重视实验教学的学科。但是,在以前的应试教育理念下,我国高中化学教师一门心思想着怎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化学教学也以理论课为主,学生很少有做化学实验的机会,导致大部分学生都只有理论知识,而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不强。

2.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关联性不强

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用知识来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所以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应该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但是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教学内容理论性很强,教师没能把化学知识的讲授融入生活当中。这样的教学内容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不好理解,降低了化学教学的效率。

3.教学考核体系不科学

虽然我国现在大力提倡素养教育,各学科的教师也开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但是高中化学学科对学生的教学考核体系与传统教学相比依然没有很大变化。化学学科的教学考核标准还是以对学生的分数考查为主,而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考查并没有比较好的办法,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都是空喊教学改革的口号,难以把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

1.不断完善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教学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的主要平台,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去做实验才能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知道化学公式、化学原理的由来。所以化学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实验课,让学生在化学实验课堂上学到真本领。为了保证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在组织学生做实验之前,要明确实验目的,帮学生做好实验演示。给学生做演示实验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看,学生能够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有更直观的了解,对学生之后自己做实验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高中化学中有很多实验具有危险性,如果是一些危险性很大的实验教师可以不让学生自己做实验,而是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做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亲眼看着教师做演示实验也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把实验中的化学反应牢牢记住。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就可以自己先用实验器材给学生做演示实验,在演示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先向学生说明钠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并且在做每一步实验操作的时候都把注意事项向学生说明。

(2)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做好实验记录。规范的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前提,而做好实验记录是为了做完实验之后,对实验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得出需要的实验结论。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应该从细节入手,这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比如,从实验仪器的摆放位置、使用方法,到做实验的步骤流程,教师都应该对学生提出比较规范的要求。

2.让化学教学内容生活化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化学概念、公式与化学原理,高中生学习化学需要打牢基础,这些知识看似枯燥单一,但它们都是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学好这些知识会让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很大提升。为了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更容易地把化学知识学习透彻,教师一定要追本溯源,从生活中得出化学知识的各种现象,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乐趣。比如,当教师在给学生讲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各种催化剂,如二氧化锰、氧化铜时,一定要结合这些催化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去讲解。可以给学生播放生活中应用这些催化剂来生产各种产品的视频资料,也可以用学生能够见到的生活现象去举例。

综上所述,想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做出适当的改变,让高中化学教学从重理论转变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化学教学内容
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奇妙的化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