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的情感培养

2018-02-25 10:16范雪峰
新课程(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羁旅思乡高中语文

范雪峰

(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校,重庆)

情感是人类固有的本能,它所表达的丰富内容已经在长时间的积累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精神文化,这种文化形式从人的内心深处生发,是人的心智、才情对外界事物的反馈。在高中阶段,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多以抒情为主,诗句和辞赋都是表达情感的载体。因此,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和学习重在对情感的深入研究,而不是对个别词句的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高中生建立正确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方式,为其养成正确的世界观打好基础。

一、高中语文诗歌及情感类型

一般来讲,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诗歌主要有山水田园诗、思妇闺情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等几类。在诗歌鉴赏和诗歌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别不同诗歌类型所蕴含的情感。

二、诗歌鉴赏中的情感培养策略

(一)声情并茂诵古诗,品味语言美

高中生的思维模式比较具象化,其思维模式是直观的。在高中阶段开设诗歌鉴赏课程,旨在运用具象化的情感思维对学生进行直观的训练和道德教育,通过诗歌鉴赏训练使其对诗歌音韵、内涵的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并从中领悟到深刻的思想情感。那么,朗诵就可以说是一种感性、直观的训练手段,它能从音韵上影响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提高其对诗词的理解和审美能力。曾国藩也指出:“非高声颂歌则不可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所以,高声朗读无疑是获得诗歌情感最好的教学模式。

中国传统诗歌在写作手法上具有跌宕起伏的特点。我们可以分三个阶段逐步进行情感教育,在每个阶段中都要求通过诵读来理解作品情感。要让高声朗诵教学方式贯穿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全过程中,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诗歌,在阅读中充分把握诗歌中的感情线,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诗歌的熏陶。另外,要重视诗的抑扬顿挫,引导学生边诵读边分析诗人的语言情感,使自己的感觉和诗人的心灵彼此交互,从中理解诗的意境美、形式美,从而渐入学习佳境。

(二)情理合一

在充分理解词文表面意思的前提下,逐步深入对词文情感的深入研究,借助自然景物抒发情感,达到“人物合一”的情感高度,对此课文中也有所体现。例如从《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到《越中览古》,大诗人李白阐述了苦闷和悲愤的志向,在对人生的考虑上,一面哀叹,而另一角度却能在山水之间抒发意趣。李白阐明了人生意趣能够追寻却不能努力达到,人应当在惆怅之时寻找解决的路径;和之相比,苏轼的慷慨激昂则略胜一筹,《念奴娇·赤壁怀古》在面对官场失意、国破家亡的悲凉情境之下及危险的环境中鼓励人们努力坚持,直到脱离苦难,《游沙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则超脱物外,理解世界的宽广与包容;刘基《苦斋记》叙述的也是基于悲天悯人的世界观。书法家《兰亭集序》则强调自然山水之优美,虚实相宜,于事物有所感悟,依旧表达着乐观的生存状态;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揭示了万物轮回、今朝有酒今朝乐的闲情逸趣;《滕王阁序》在山水风光中找到了世外之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优美浪漫,在情境融合中浪漫的思绪反复荡漾;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则表达出相对厚重的人生境界,诗人的精神境界也通过诗句得以升华。

(三)情感培养案例——羁旅思乡诗的鉴赏要点

1.常见羁旅思乡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表达思乡之情方式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3.引出诗词案例——戎昱《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针对情感解说案例戎昱《旅次寄湖南张郎中》这首诗,我在引导学生通读全诗后,及时向学生提出问题:“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学生回答:“同意。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触景生情,所以‘归梦’应该是贯穿全诗的诗眼。”在一问一答中,学生完全自主地去思考每一句的表面意思,进而通过表面意思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切情感。情感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相对于漫长的学习生涯来说,高中阶段学生的情感和阅历基本上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在对其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情感引导体系,特别要在语文教育中多融入一些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诉求和情感表达方式,以正确的人生理念和价值观念丰富其情感世界。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一定难度的教学内容。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熟悉不同类型的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内容,以专业化的视角洞悉诗歌的意蕴,进而引导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深刻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在进一步优化诗歌教学现状的同时,引导学生对诗歌鉴赏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再由兴趣引导逐步领悟诗歌所蕴含的厚重的思想情感,最终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猜你喜欢
羁旅思乡高中语文
昭君思乡
Prevalence of anxiety among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今夜思乡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清明
思乡与蛋白酶
陈明德(二首)
枫桥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