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健全人格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

2018-02-25 10:16赵万雄李晓华
新课程(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人格师生关系

赵万雄,李晓华

(1.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甘肃 武威;2.甘肃省民勤县职业中专,甘肃 武威)

一个人要想适应社会,除了需要具有优秀的专业素质和积极向上的品德修养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高中阶段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是增长知识和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所在。但高中生虽然生理逐渐走向成熟,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但心理发展还不够健全,而这一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面对升学和就业的选择,再加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心理压力很大,所以非常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忍耐挫折和失败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新时代的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及现状分析

现在的高中在校生,大多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1)大部分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简单粗暴或者任意放纵的教育方式,影响了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2)目前社会上很多不健康的东西充斥网络市场,对处在意志尚容易动摇且好奇心较强的高中阶段的学生负面影响很大,一些低级文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了他们不健康心理的形成。(3)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而相对轻视了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更是一片空白,大部分学校根本不予开设。各科任教师也总是持有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看重考试成绩,以至于对学习成绩偏差的学生关注不够,甚至讽刺挖苦,这也是影响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人的情绪与健康的心理是相辅相成的,情绪积极的时候,就会迸发热爱生活的感情,内心充满快乐,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并产生很高的办事效率,还能和周围人和谐相处。优雅、洁净、舒适的校园环境和轻松、愉悦、祥和的课堂教学环境,都会使人心情舒畅;进而形成一种友好和谐、师生平等、互敬互助的学习氛围,同时彰显出和谐校园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就会产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对学习充满信心,学生对校园也会充满感情,那么学校教育就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艺术效果,从而有效地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就必须创设生动健康的教育教学环境。如绿色生态环境创建,植树、种花,打造校园园林景观,突出生态文明主题;楼道里张挂著名科学家、伟人的头像、名人名言、传统文化等,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品质,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教室里规划学习园地、学习专栏,增强学习环境的生机和活力,展现昂扬向上的班级风采。学校还可以通过演讲、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另外建立心理咨询室,适时恰当地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健全向上的人格

“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和谐也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融洽,当生活上、学习上有了困难和问题就愿意和老师交流,也就避免了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作为高中教师,我们面对着新时期具有新的特点的教育对象,必须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时刻关心他们的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高中校园的师生关系,与小学、初中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愿把老师当成朋友。所以,教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要理解尊重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待学生。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师长形象,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基础,学生的心情就会放松,就会充满信心和快乐。如我们在评价学生的问题上,要多表扬,少批评,尤其对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多关注,多欣赏,积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让他们找回自信,克服自卑,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再就是,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发现学生有了心理问题,要体贴他们,要及时给予疏导,把问题扼杀在萌芽中,绝对不能歧视或熟视无睹。

作为一名教师,我迫切希望学生有一颗积极健康的心理,从而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学习活动中,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顺利完成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迈进大学的校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学校、家庭、教师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以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人格师生关系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