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的现实意义

2018-02-25 10:16王志宏
新课程(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高中生德育

王志宏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中学校,四川 眉山)

就现今高中班主任教师的德育状况来看,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追其缘由,主要是因为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时候总爱采用“说教”的方式,要知道,高中生大多都处在青春叛逆期,所以他们对教师的说教,一次两次或许还能够接受,但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对教师的“说教”产生抵触心理。那么,究竟如何做才能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从而体现出德育的现实意义呢?为此,笔者总结出了如下两条策略。

一、班主任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言传不如身教。”高中班主任教师要想在管理实践中有效地融入德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并且要保证自己具备给学生当道德模范的资格。要知道,班主任教师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监护人”,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班主任教师会是他们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因此,当他们毕业多年以后,也许他们已经忘记了其他任课教师,但是对于班主任,他们势必记忆犹新。由此观之,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在平时的管理实践中,教师不妨充分利用这种影响,将德育融汇到自己的影响之中。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班主任教师应当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比如,班主任教师要想教育学生尊敬师长,自己就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学习层次的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学习不好,就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此外,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应将自己的人格放在和学生对等的位置上,尽量避免以教师的身份“居高临下”地去教导学生,因为这样会很容易给学生带来压力,从而会疏远师生间的距离,这对教师德育的效果会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

总而言之,班主任教师要想让学生做什么,自己就应当先去做,从某种角度来说,高中生就像一只只还不会飞的小鹰,他们需要大鹰的示范和帮助才能更好地飞翔,因此班主任教师应在日常的管理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道德品质和实际行动去教化学生、感化学生。诚然,这种教化和感化是无声的,但是就像《孔子家语》中所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的道德品质势必会因为班主任教师的影响发生沧桑巨变。

二、利用德育电影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一般来说,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方式有两种:其一,单独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指正;其二,利用班会对班级最近出现的一些不良状况进行重点批评。这两种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效用,但往往过不了多久,以往那些不良的现象还是会继续出现。这主要是由学生的懈怠心理以及班主任教师不注意维持所引起的,那么针对这种状况,班主任教师不妨在班规班纪里加入一项激励机制,即只要学生表现得好,就每周为他们播放一部电影,播放电影的时间可以定在自习课或者班会,这样做可以不影响正常上课。要知道,对于高中生来说,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的高中生,看电影对他们来讲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因为高中生的学业压力实在太大了,这也使得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去关注学习以外的信息,也正因为此,电影带给他们的新鲜感以及新奇感会非常剧烈,所以他们势必会为了看电影而好好表现,比如,他们会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会在上自习的时候格外注意约束自己的学习思想和学习行为等等,由于激励机制的建立,学生在无形之中已经自觉对自己进行了德育。而为了进一步加强德育的效果,班主任教师可以以德育为主题去选择电影,比如,为了教育学生要独立自主、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千与千寻》、为了增强学生的意志,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隐形的翅膀》、为了让学生勇敢地去追求梦想,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卡特教练》等等。众所周知,电影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经由德育电影的熏陶,学生的道德品质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道德品质越来越看重。高中是学生道德品质基本成型的关键时期,因此,身为高中班主任教师,务必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建设,及早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将它们切实落实到自身的管理实践之中,借此来提升自身德育的有效性。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重点分析了两条较为有效的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各位高中班主任教师将德育更好地融入管理实践之中。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高中生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好奇”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