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活动设计研究

2018-02-25 10:16张兵将
新课程(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读图水资源学会

张兵将

(甘肃省平凉市第一中学,甘肃 平凉)

从以往高中地理的教学方式来分析,教师往往注重的是传授地理理论知识,而培养学生地理的实践能力却被忽略,这就致使高中地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了距离,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热情。理论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缺乏对地理知识的感悟和体验,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阻碍。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充分意识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一、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学习高中地理,首先需要学会读图。通过分析高中地理教材,可以发现图表占据着教材内容的三分之一左右,基本上每一章节的教材内容中都有图表。此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去旅游以及导航,基本上都离不开读图。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只有学生掌握了读图的关键,才能够看懂地图所要表达的意思。在阅读地图时,首先需要看懂地图的图例、注记、方向、比例尺等,看懂了这些内容,对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能力。比如,在教学《水资源的合理分布》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图,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片总结其规律。在读图之前,首先学会看图片中的注记,其次再对比我国各个地区的水资源分布情况。最终经过综合分析,可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当学生学会了基本的读图之后,才能够准确运用。此外,地理图表在地理学习中是文字不可代替的,相信学生学会读图之后,定能够在日后的地理实践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联系生活实际教学

大部分科目均是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地理学科也是如此,该学科来源于生活,并且运用于生活,可见该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把生活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让学生把地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通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教学,能够将枯燥无味的地理教材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促进学生学习,加深学生的记忆。比如,在教学《水污染及其成因》这一章的内容时,本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就可结合生活实际来教学。水污染是当前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当前水资源污染主要是工业污染、农业排水、矿山污染、城市生活废水等方面,通过分析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从而引导学生明白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防治水污染,并且鼓励学生要学会节约水资源,从“我”做起。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分析问题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就是教室。而活动是课堂的延伸,它与以往的教学方法不同,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走出课堂,并且通过活动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这种方式对于学生自身的地理素养提高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首先在活动课开课之前,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这样才能确保活动的顺利完成。那么在活动课之前,教师就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制订好活动的计划。比如说开展以“野外考察”为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对学校周边的某个地方进行考察。在考察时为学生提供当地的地图,并且给出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考察之后总结。通过考察,学生学会了根据地图分析当地的地质情况、植被特点以及地形等方面,学会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考察中,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地理教学的过程当中,合理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课,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想要在教学当中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还需要打破原有的落后教学方法,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从各个方面让学生得到锻炼,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效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操之过急,而应让学生在学习中一步一个脚印。相信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努力,定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读图水资源学会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学会分享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