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8-02-25 10:16
新课程(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记叙文学困生布置

张 雯

(武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湖北 武汉)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记叙性文本作为基本的阅读文本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有阶段下,阅读作为社会知识能力教学的基本能力教学组织,需要着重进行教学。通过教学提升学生基本阅读能力与水平,完成阅读者对于自身目标文本的有意识的认识,并在内心深处完成自身对于文本的再构建,这样对文本的理解与欣赏才能形成自身的见解,即在表象的认识上,阅读者形成自我的本质认识与把握。因此,针对高中生来讲,需要教师有效的方式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阅读教学。

一、分层互动教学,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同一班级的学生其学习状况、接受新知的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等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互动教学。这种“分层”教学是隐性的,需要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在阅读教学中,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进行不同层次的互动,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果实”。例如,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就要做到分层设计,课上的问题互动也要进行分层。如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在进行教学中,对于作者的简介以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等问题可以交给学困生,鼓励学困生通过各方面的查询,总结作者“鲁迅”先生的相关信息,并抽调其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与补充。针对学困生来讲,其首要工作就是激发其学习兴趣,所以布置较为简单的学习任务让其成功完成,从而增加其学习的信心,进而鼓励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要素等基础知识。而针对中等生,在本文教学中可引导其把握本文的特征,能够进行文本分段与总结。对于学优生来讲,要彻底把握本文的中心思想,并且能够试着进行相关性的写作。这样的分层互动教学,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蹦一蹦”够得着,这样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阅读信心与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小组合作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牢牢控制相应的教学状态与教学节奏。即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先对教学班级进行相应的分组。在分组完成之后向各组分配任务,比如在一定时间内让各组完成相应的任务。各组对于任务分配中不同的意境进行相应的重新组织,典型就是在进行记叙文本分析过程中需要对各个部分的文本进行相应的分析。例如,在教学《小狗包弟》一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分段,小组合作区分本文的基本结构即区分是倒叙还是正序还是夹叙夹议。并在此基础上对所选文本进行相应的区分。在区分完之后需要根据相应的部分让各组进行相应的主要内容的整理,在整理的基础上进行记叙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再认识,让学生自主感知文本,感知文本中的人与事,实现学生与记叙文本的有机结合,甚至于在心灵上实现学生与文本在心理上的互联互通。当然这样的层次属于较高层级的教学实现形式,在基本的教学形式中将其分为以下几个较为机械的部分,首先,学生略读文本,对文本大意进行相应的理解。再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类,分类之后更加深入的理解文本,然后进行相应深层次理解,认识到记叙文本背后存在深层次社会意义,完成对文本的深层次感知。

三、相关文本作业布置,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

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进行的组织性教学策略已经能够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文本分析,因此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文本分析。教师对确定文本之后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组织,可向学生布置一定量的分析作业。在布置作业过程中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的文章进行布置。在一定时期被也可以向学生布置一定程度的古文。比如在进行《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中需要相应的布置。由此可以在文本阅读与中国古代文献的有机结合中提升学生的古文能力与古文水平。通过这些古文文本阅读,学生进行必要的记叙性文本教学总结,实现相应的文本阅读能力的提升。

本文以高中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为突破口进而为不同文本的阅读教学总结教学经验。无论哪种文本的阅读教学,作为教师都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握好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策略来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记叙文学困生布置
记叙文阅读专练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如何写好记叙文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