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课程在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应用

2018-02-25 10:16朱以玉
新课程(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前导习题数学知识

朱以玉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新场小学,四川 巴中)

微课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态势下产生,该课程借助信息技术可实现可视化教学,通过在线教学,可打破课堂教学束缚,运用信息技术丰富书本知识表现形式,让知识会“说话”,利用图片、视频、语音等形式,拉近学生与书本知识之间的距离,提升学习趣味性。相较于以往口传心授式教学方法,微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更具人本性教学优势,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师生交互有效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基于此,为了使初中数学教学成效得以提升,分析微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应用微课程做好课前导入

良好的课前导入是优质教学的开端,在以往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向学生讲述数学知识,使初中数学课堂枯燥无味,缺乏师生交互,降低教学有效性。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应灵活运用微课程做好课前导入,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积极性,为开展有效教学营造良好氛围。例如,教师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教学时,可利用微课程先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其中有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巩固与图形相关的数学知识,而后在微课程界面中弹出边、角、定理、内涵等对比项,指引学生通过对比逐渐形成平行四边形基础印象,介于学生数学能力存在差异,对微课程课前导入内容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使学生在总结课前导入学习成效基础上,可带着问题融入数学课堂中,与教师形成高效交互,凸显微课程在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应用优势。

二、应用微课程做好自主学习引导

教学创新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弱化对教师的依赖,可从自身学习需求出发,自主设计学习计划,形成数学知识体系,广泛吸纳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基于此,微课程在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应用过程中,需凸显其学习引导优势。例如,教师在进行“图形认识初步——多姿多彩的图形”的教学时,教师可在课程开始前,利用教学电子设备向学生移动终端推送微课程,融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微课程学习探究指引下完成自主学习。为凸显微课程教学引导作用,教师可赋予图形动态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愿意跟随微课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任务设置应由浅入深,使学生可有效总结学习难点,在自主学习微课程中设有“求教”专栏,学生可在遇到苦难时,点击“求教”,寻求教师的帮助,还可给学生创设的自主学习微课程打分或留言,以便教师能够有效掌握学生自主学习需求,不断充实并完善微课程,凸显微课程教学改革应用价值。教师通过搜集总结学生自主学习难点,进行集中、高效的讲解,避免数学课程冗余环节,满足学生本体化学习需求,达到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目的[1]。

三、应用微课程做好练习巩固

初中数学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的关键阶段,学生需在该阶段夯实数学基石,为迎接更加严峻的学习挑战奠定基础。数学练习作为有效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如若沿用以往“题海战术”习题训练方法,将给学生带来学习压力,削弱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应用微课做好练习巩固,提升数学习题训练趣味性,凸显人本性教学优势。例如,教师应用微课准备“二元一次方程”习题训练时,可将习题由易到难分为三个层级,结合分层教学模式,使微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更加科学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针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规划设计“方程解题小白”模块,以基础知识为主规划简单习题,旨在夯实学生数学基石,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规划设计“趣味解题”模块,运用图文并茂的信息技术赋予数学知识百变姿态,旨在激发学生数学深入探索兴趣,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对于数学基础极好的学生,教师可规划设计“解方程大神”模块,在其中可融入类似“鸡兔同笼”等经典习题,鼓励并引导学生找到其他解方程路径,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微课程与分层教学相融合,为学生构建一个犹如闯关游戏的阶层性数学习题练习模块,在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的同时,可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凸显微课程在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应用价值。其中,习题训练微课程应精简练达,习题表现形式应贴合初中生心理诉求,如运用网络用语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在学生攻克解题难关时,还可弹出鼓励话语,让数学习题“活”起来,与学生形成有效交互,提升数学习题趣味性,使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解题训练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2]。

综上所述,微课程借助信息技术可丰富知识表现形式,可通过在线阅览与下载两种形式,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伴随微课程教学改革经验不断累积,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将得到不断创新,教师在课前导入、自主学习、习题巩固教学实践基础上,深入拓展微课程教学应用范围,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猜你喜欢
前导习题数学知识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课前导入改进措施分析
基于“三思而行”的数学章前导学课设计——以《数的开方》(导学课)为例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NB—IoT系统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设计
提高WIAN前导码检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