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2018-02-25 10:16翁成炳
新课程(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翁成炳

(福建省连江文笔中学,福建 福州)

时代的发展与创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优先发展高效课堂是当今教育的热门话题之一,使学生在新的教学制度改革的状态下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并且学有所成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构建高中高效课堂,充分发挥高中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建立以学生主体的课堂实践活动,教师加以辅导,运用信息技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构建和谐的课堂秩序,成为打造全新的高素养人才的有效策略。新的教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下,情景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高效课堂的有效保障。

一、设置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作为当今的时代主流,创设情景教学是我们的教学方法中效果极为明显的一种。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全面建设以人为本的教学课堂,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并且实施有效的方针政策,制定切实的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上一学时的学习内容、吸收能力等情况制定新的教学方案并且做到及时的调整。同时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加以研究,学习成效才会显现出来,才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时,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图像演示,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在穿插三维图像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空间几何体的立体图形,并且探讨得到空间几何体的性质特点及其相关内容,扩宽学生的视野,感受到新的教学工具给数学学习带来全新的体验。同时可以在多媒体上利用作图工具为学生进行演示,将本课题所提取的核心知识加以理解。将实际生活中的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运用到学习中,也可以对具体的一些实物加以研究,逐渐实现从原始的教学模式向新型教学方式的变革。但是传统的“三寸讲台,一盒粉笔”也不能完全摒弃,而是需要进行创新并且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突破,将现代的新型教学工具与传统的教学工具相结合,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创设小组合作模式,建设高效课堂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进行合理化小组分组,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特长进行小组的划分,避免片面的根据学习成绩将学生进行机械分配,保证最终的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同学之间相互关心、共同进步、达到共赢的目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也应当进行转变,保证学生的教学地位由被动性向主动性进行转变。比如在学习统计和抽样调查这一项时,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时,每组六七个人为好,组成圆形、马蹄形、长方形或者秧苗形等可以随时变化的小组座位模式,根据本课题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可以采取现场调研的模式,如研究今天上午学生的早餐吃饭情况、吃饭的种类,是选择中餐还是快餐,同时也可以穿插好的生活习惯,如调查学生在选择衣服时对哪一个更受到学生的欢迎,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进行研究,达到高效教学的模式,形成“先育人后育才”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还应积极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氛围的形成,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独立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师生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交往有助于建立和谐有序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教师需要关心学生、宽容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以便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对学习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更大的助力作用。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巩固学生所学,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让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和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交流,为学生创设更为广阔的综合素质的发挥空间,保证学生个性的张扬与特长的发挥,打造出一个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改革,教师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教师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大职责,在工作上要不断地突破自己,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关注个体,注意学生的情绪波动并给予关怀,用爱心对待学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保证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完美构建。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