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中政治教育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性意识

2018-02-25 10:16
新课程(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主体知识点理念

白 杨

(山东省沂源县第一中学,山东 淄博)

高中政治教学中,很多学生会感觉到政治课程非常枯燥,常常会背诵课文。导致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学中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没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广大的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地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并落实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到其中。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消除学生的压力

高中政治课堂其实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一个活动,学生和教师在平等的、民主的环境中合作,不仅可以促进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健全,还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长时间的教学研究也发现,独断专行的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膜比较大,这样非常不利于教学的展开。为了转变教学的现状,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消除学生的压力,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堂中呼吸自由的空气,这样才有助于缓解教师的压力,和学生形成一定的默契。为突破交流中的障碍,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本位的思想,将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让学生参与课堂学习。通过采用言语激励、引导学生去亲近、去学习知识,和学生一同探索知识的奥妙,才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

二、转变传统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对高中政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重点,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大进步。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尽量结合新课程要求,在教学阶段贯彻学生本位的思想,摒弃传统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科学的引导中全面理解政治知识。为了实现教学发展,教师有必要创新教学方法,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恶性徨中拉出来,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政治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教学。为凸显学生本体地位,在引导阶段,教师要事先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然后通过布置问题,让学生小组探讨知识。教师可以在这一阶段充当临时组员的位置,和学生一起研究,同时还要指导学生。通过转变理念,引导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基础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只需要结合学生的观点稍加引导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构建知识体系

高中政治教学中,涉及很多原理和方法,并且知识点相对分散,这也导致很多学生会出现已经背过知识点了,却还是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入手。一到做题的时候就会一头雾水。因此,这样的学习方法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非常差,他们也缺少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为转变这一现状,教学中有必要结合以下几点展开,实现知识的引导:

首先,教师有必要结合教材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建立一个知识结构和网络。这样,在宏观上学生就会具有一个学习的框架,学习中也会开始注重对材料的积累和深入了解。第二,教学中还需要关注学生分析知识点、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通过从多个方面,结合不同层次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第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结合有关政治材料,分析整合,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提升自我。

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一些主观的题目,通过材料的收集和设置,让学生分析材料中涉及知识点的范围。学生在教师给出的材料中分析,选择一个确定的范围,理解材料的意思。之后,教师再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学习的知识,并对材料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通过不断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打下基础。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认真分析学生理念和自己理念不相符的原因,而不是直接否定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学习之后,让学生找出材料中什么人在什么条件下做什么,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总而言之,“教学有方,但无定法。”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大胆地探索,寻求教学中的切入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之后,教学的质量也会得到显著提升,学生的政治成绩也会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下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主体知识点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