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联组教研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2018-02-25 15:11
关键词:联组水城县校际

(水城县阿戛镇亮岩小学 贵州六盘水 553031)

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师要想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教育教学研究,而教研活动能为教师开展教研搭建了平台。相比较而言,城市学校设施设备齐全,教师配备结构合理,而农村学校由于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因素、教师素质等原因,造成了城市学生拥挤、农村学校无学生可教的“奇怪”现象。笔者所在的阿戛镇是水城县第一大乡镇,全镇的14个学校较为分散,大部分学校一个年级只有一个教学班,办学规模相对较小,教师之间缺乏同伴互助,使得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缺少了针对性和可比性,导致活动的实效性不强。在此背景下联组教研的教研模式应运而生。[1]

一、在实践中探索农村联组教研新模式

2016年3月,阿戛镇成立了理科教研联组,它是在乡镇中心校的统一领导下附设的一个新型教研机构。理科教研联组成立之初只有6个成员,是由镇内各中小学理科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组成。主要覆盖的学科有: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初中物理。由于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当时8个学校中只有5个学校参与了该项教研活动。这样的联组方式,为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的平台,但也暴露了覆盖面不够广、成员到本校无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等实际问题。2016年秋季学期,由于原水城县盐井乡被合并为阿戛镇,阿戛镇也因此成为水城县第一大乡镇。镇内拥有2所初级中学、10所小学、2所幼儿园。为提升理科教研联组在学校的影响力和学校教研活动的决策力,理科教研联组除原有的6人外,由中心校统筹安排了镇内各中小学分管教学业务的副校长或教务主任参与理科联组教研活动,联组成员由原来6人变成了18人,并且大部分是学校的二级班子。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与实践,虽然增加了学校教研活动的决策力,却暴露出了中小学学科跨度太大、统一到同一所学校(特别是村级点校)开展教研活动难度太大、教师不够专业、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教学技能欠缺、研究能力不强等实际问题,无法真正引领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2017年春季学期,阿戛镇成立了教研中心,增设了文科教研联组,将中小学教研活动进行划分,在教研中心的统筹安排下开展教研活动。具体分组流程如下:

这样的联组方式,覆盖了镇内的全部学校,兼顾了大部分学科。为区域内学校、教师搭建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为统筹兼顾不同学校、学科、学段教师的实际情况,教研中心设立文科教研联组和理科教研联组。文科教研联组负责初中文科和小学语文的教研活动的实施,理科教研联组负责初中理科和小学数学的教研活动的实施,其中中学组每个学校、每个学科各派出一名骨干教师参与;小学组中心小学每个学科至少派出一名骨干教师参与,村级点校每个学校至少派出一名骨干教师(语文或数学学科)参与联组教研活动。今后,阿戛镇还将成立英语联组和综合(包括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联组。[2]

二、联组教研活动加强了校际间、教师间的联系

联组教研有一系列规范的教研机制和教师的专业引领,每周有一天的集中研讨时间,以学校为研究基地,采用集中教研、分类指导的实施策略,通过校际互访、校际专研模式开展教研活动。辐射到全镇不同的学校,实现了校际之间优势互补,带动了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

联组教研活动开展两年多以来,覆盖了全镇所有的学校。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联组教研活动的开展,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封闭的校本教研模式,加强了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的联系,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又广阔的交流平台,能使各联组学校都有机会参与教研活动,有机会与其他学校教师交流、合作,彼此取长补短,实现经验共享,共同进步。[3]

三、联组教研活动在实践中前行

由于联组教研是一种新型教研模式,针对水城县阿戛镇学校教研实际,联组教研活动也在不断调整。2016年春季学期——2018年春节学期,各个学期有不同的研究主题。首先,联组通过理论学习、课例研究、专题研讨、反思总结等形成了规范的教学设计模板,让老师们掌握了设计一节课的基本流程及备课方法。其次,联组从教研活动的规划、组织、说课、评课的要求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带动了各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第三,联组通过“专题教研”模式,开展以专题讲座、课题研究、同课异构、专家会诊、示范课例等为主题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以“发现问题——建立课题——行动研究——反思总结”的方式,开展联组教研活动。第四,联组组织开展了片区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初中语文、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技能评比大赛,聘请市内外专家进行了“教师专业成长途径 提升教师课题研究能力”的专题培训,转变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第五,教研活动主要以学校的校本教研为平台,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发展宗旨,为乡村教师创设了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以“研”促“教”,打造乡村教师科研团队,带动学校专题教研。

总之,在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小规模办学下开展联组教研,既能弥补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设备落后的缺陷,又能解决教师结构不合理问题;既能逐步优化教研机制、形成较好的教研氛围,又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既能为农村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又能逐步规范、引领校本教研专业化发展。实践证明:在农村小规模办学背景下开展联组教研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猜你喜欢
联组水城县校际
『三联五统四规范』 打通基层纪检监察执纪办案『最后一公里』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人大常委会联组会议制度研究
“联”心共建“组”阵蝶变
水城县荣获全国第二届“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活动多项殊荣
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推行联组管理 整合“内外监督”
——临汾市积极探索市直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