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的结构思路备考复习方法探究

2018-02-25 10:16李华群
新课程(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切入点语句思路

李华群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福建 三明)

散文以其形散神凝的特点成为高中现代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高考的现代文阅读环节,对散文的考查也非常普遍,大多数散文语言含蓄隽永,饱含深意;结构松散,主旨往往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不好把握;高考阅读题对散文的考查大多是分析语句的深层内涵,探索文章的思维脉络,结合文章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感受等,这些考查题目主观性较强,往往没有明确的答案,主要看学生本身的理解感悟能力和分析表达能力的发挥。因此,在高考题中,散文阅读历来是学生失分较多的环节,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经验,以及对高考散文考查题型的分析,从散文复习应考的角度对散文教学进行了探究,谈一些个人的浅见。

一、分析考纲和题型,把握散文考查方向

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几个不同的类别,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同的文学体裁都有涉及,其他三种题材的考查内容较为规范。例如小说,一般以考查小说三要素和与其相关的内容为主,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凝,不同的作者,写作手法以及语言特色都不尽相同,这就使散文阅读的考查有更多的形式和内容,因而,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出现散文的几率相比较其他几种文学体裁更大。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共三部分:一是要求能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二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三是发掘作品的意蕴、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因此,实际的散文教学要围绕考纲的规定进行相关能力的训练,笔者对近些年的高考散文阅读题型进行了汇总,大致包括以下几种形式: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考查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是作者的观点;考查文章的语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或者修辞的作用;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或者文章主旨的理解和分析鉴赏等。掌握了这些客观因素,在散文教学环节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更好地进行基于高考的散文复习。

二、找准教学切入点,把握散文主旨

切入点,即散文的“神”,找准切入点就可以把握散文的整体思路。切入点的把握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散文的思路设计往往蕴含在作者的情感表达之中,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中,第一节写到自己的处境以及地坛的景物描写,语句中流露出深深地伤感和压抑,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读第一节,并通过设身处地地想象作者的遭遇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通过感受作者面对命运的打击所形成的人生观进一步梳理,把握文章主旨;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全文有明、暗两条线索,这也是很多散文思路设计的共同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这两条线索,从而发掘作者的写作思路,通过写故都秋天的特点,进而表达作者对于北国秋天的向往之情;对于社会背景的了解,同样可以作为把握作者思路的切入点,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就是这方面很好的证明,教师可以在课前请学生对文章的背景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明确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的主旨及感情表达,从而进一步解析文章思路和语句内涵。除以上方法外,把握文章所用的表现手法:例如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象征手法等的运用,同样可以作为切入点。可见,找准切入点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是答题正确的有力保障。

三、把握题材特点,分析结构规律

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散文的题材特点,找出散文的结构规律。具体说来,散文按体裁可以分为“抒情类散文”“叙事类散文”“议论类散文”三种,在进行散文阅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散文篇目依据题材进行归类,结合散文的题材特点,总结出不同题材结构方面,考查内容方面的规律,从而使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例如抒情类散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线索或者景色描写的顺序,以及文章中给人以美感或者富有哲理的、富有画面感的语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最后还要考虑文章的艺术表现形式;叙事类散文要把握事件的几个要素,以及文中人物形象的性格品质特点,基于人物特点的描写手法的运用;议论类的散文要注意把握作者所持的观点,以及论证的结构,是总分、递进、还是并列,总之,不同题材的散文,分析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这是教师必须为学生进行明确的。

以上是笔者针对高考散文阅读的答题思路进行的简单分析,所举实例都是课文中的篇目。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可以以课文篇目为主,然后对同类型的课外篇目进行补充,在指导学生答题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规律,从而使学生面对散文阅读能够成竹在胸,从容应对。

猜你喜欢
切入点语句思路
不同思路解答
重点:语句衔接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以知识产权为切入点创新德育工作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我喜欢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