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稻瘟病发生及防治技术

2018-02-25 12:56章萍
农家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稻瘟病病菌防治

章萍

摘 要: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果防治不好,将会对水稻的生长及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影响产量及品种的稳定。水稻病虫害很多,本文就水稻稻瘟病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防治措施,为水稻生产提供防病指导,确保稳产高产。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病菌;防治

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水稻流行病害,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我国南方水稻产区,每年都有稻瘟病发生,植株发病一般在生长前期就可以发病,发病后,一般在孕穗前就会枯死。整体上看,田间稻苗象火烧过一样,影响幼苗的生长,在抽穗期发生则会导致植株出现大量的瘪穗,有穗无粒,造成大幅减产。

一、稻瘟病的危害症状

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发生,为害秧苗、叶、穗、节等,分别称为苗瘟、叶瘟、穗瘟和节瘟。识别其症状,对于准确诊断病情,开展测报和防治工作都非常重要。

1.叶瘟:通常区分为慢性、急性、自斑和褐点四种类型。

(1)白点型:病斑不常见,多在阴雨后天气放晴突转干旱或秧田缺水情况下,在高度感病品种的嫩叶上发生,如气候潮湿则迅速转化为急性型病斑。

(2)急性型:病斑发展快,常是叶瘟流行的先兆。

(3)慢性型:病斑多系急性型病斑,在天气转晴或用药防治后转化而成,也标志着气候条件不利于发病,病情发展趋向缓慢。

(4)褐点型:多在抗病品种及稻株下部老叶上产生,传病的危险性小。

此外,本田成株期的叶舌、叶耳、叶环等部位也可发生褐色病斑,称为叶枕瘟。叶枕瘟能导致叶片早期枯死,尤其是剑叶叶枕瘟,在气候条件适宜时,常引起穗瘟的发生。

2.穗瘟。发生于穗颈、穗轴、枝梗和谷粒上。穗颈瘟一般多在出穗后受侵染,也有的在叶鞘中尚未外露时即受侵染。病斑初期暗褐色,逐漸向上下扩展,形成水渍状褪绿病斑,最后变黑褐色,也有的后期呈枯白色,病斑长可达3-4厘米。穗颈瘟严重影响产量,始穗期发病的常造成白穗,全不结实,病部有青灰色霉状物。发病迟或轻时,秕谷增加,千粒重降低,米质差,碎米率增高。

穗轴和枝梗上症状与穗颈相似,严重者分枝变白。此外,穗颈、主轴和枝梗上常发生由胡麻斑病菌等引起的穗枯症状,极易与穗瘟相混淆,其主要区别是前者色泽呈棕褐色。

谷粒病斑发生于内外颖和护颖上。内外颖上病斑变化较大,以在乳熟期症状最为明显,病斑椭圆形,灰白色,随着稻粒的黄熟,至后期则不明显,发病较迟的为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斑点。

3.节瘟。病节初为黑褐色小点,以后环状扩大至全节,变成黑色或黑褐色,有时病斑可上下伸延至节间,也有的在节间产生长条状黑褐色病斑。多湿条件下,病节上产生一层青灰色霉层,后期病节干缩凹陷,易折断倒伏。由于病组织干枯,不能输送水分和养料,影响灌浆结实和谷粒的饱满。早期发生可造成白穗,发病严重时一株茎杆上常有2-3个节受害。

二、发病原因

1.品种单一。品种单一化严重,引起水稻稻瘟病的病原菌为兼性小种专化性寄生菌.不同的生理小种对不同品种的致病性不同。当一个品种大面积推广时。能够侵染该品种的生理小种得以大量繁殖并不断积累菌量.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即可大面积发病。直接导致该品种抗病性的丧失。

2.环境条件适宜发病。适宜的环境条件是稻瘟病大发生的直接因素,其中受温湿度、阴雨寡照的影响更大。当气温20~30℃,田间湿度90%以上,稻株体表水膜保持6~10h,稻瘟病容易发生;平均气温24-28℃.有一昼夜以上饱和湿度,稻瘟病也易流行。水稻抽穗后遇到20℃以下低温侵袭,可减弱植株抗病力,一旦阴雨多雾.容易引起穗颈瘟流行。

3.栽培管理不当。栽培管理技术既影响水稻的抗病力,也影响病菌生长发育的田间小气候。其中,以施肥和灌水尤为重要。偏施氮肥,容易导致植株幼嫩或徒长,植株抗病能力减弱,病菌因此易侵入;同时过量偏施氮肥,可能导致水稻个体、群体失衡、郁蔽为病菌繁衍发生营造局部环境。

三、防治措施

防治水稻稻瘟病应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农业措施和物理措施,着重抓好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加强以肥水管理为主的丰产防病栽培措施,尽可能减少初浸染源,减少病害的发生,一旦发病,要在发病初期及时辅以药剂防治。

1.选种。要尽量选择适合本地实际情况、气候特点的高产、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因稻瘟病病菌具有生理分化的特点,在大面积种植高抗品种时较易丧失抗病性,因此种植面积过大需要合理布局,应选择多个(2、3)品种搭配种植,切忌进行品种单一的大面积种植。而且还应注意同一地块不宜连续种植同一品种,2、3年轮换一个抗病品种,避免稻种抗病性能的降低。适合桦川县的抗病品种有龙粳28、31、垦稻10、垦稻12等。良种的选择是有效防治稻瘟病的首要措施之一,更是农业防治的重要手段,可以大大降低稻瘟病的发生。

2.加强管理。栽培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日常的田间管理,播种密度不宜过大否则易造成日照少、通透性差、稻田湿度大、易出现病稻草,因此要严格按照品种密度要求进行栽种;对稻田要实施间歇性灌溉,如水温过低要修建蓄水池,以提高水温;适时晒田可有效降低稻田湿度,降低稻瘟病菌的发生;同时还要及时除去田间杂草,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光能力,促进根系的正常发育,使植株良好茁壮的生长;及时清除病稻病草并彻底销毁,以减少病源菌;每年雨季,连绵阴雨天气更要注意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及时防治。

3.施肥管理。栽培过程中要施足底肥,早施追肥,而且要无机肥和有机肥相配合使用,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以有效促进稻株良好生长且不贪青晚熟,需要注意的是水稻施肥应采取配方施肥,总的原则是宜少不宜多,尤其是要注意氮肥不宜过量。

4.药物防治。

(1)叶瘟 预防:对于未发病或叶瘟病刚刚发病的地块,可用75%三环唑(稻艳、吡艳)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20克,对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或25%使百克,每亩用量40毫升,对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2%氨基寡糖素水剂(好普)每亩40毫升,对水30~40公斤喷雾。治疗:应在叶瘟病斑达二级以上进行防治。选用富士1号,每亩用量130毫升;或25%使百克,每亩用量60毫升,对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隔7~10天后第二次用药,第二次用药最好不与第一次药剂相同,以免产生抗药性。也可以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每亩用枯草芽孢杆菌10克均匀喷雾。或者用枯草芽孢杆菌与咪酰胺、三环唑、井冈霉素等混用,有明显的相互增效作用。在病害集中、急性暴发时,更能显示出混用的效果。

(2)穗颈瘟 穗颈瘟必须用药剂预防。在水稻孕穗末期、齐穗期各喷1次药。使用药剂为75%三环唑(稻艳、吡艳),每亩用量20克,对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或25%使百克,每亩用量60毫升,对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或40%富士1号,每亩用量130毫升,对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或在水稻孕穗破口期和齐穗期各施一次枯草芽孢杆菌。每亩用枯草芽孢杆菌10克均匀喷雾。 注意:孕穗末期,齐穗期必须用药;花期不能用药,以免影响授粉;齐穗期打一遍药后,如果雨水偏多,5天后再打一遍药。

参考文献:

[1]李明桃,李峰.水稻稻瘟病的病理学特性与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13):130-131.

[2]赵文生.水稻稻瘟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87.

[3]李占江.水稻稻瘟病发生规律研究及防治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1(1):28.

猜你喜欢
稻瘟病病菌防治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江苏省稻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无毒基因组成分析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浅析水稻稻瘟病发生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
冬天用围巾包住口鼻为什么不好
苍蝇为何不会被病毒感染?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病菌的克星
Trouble in Disney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