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谈高中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2018-02-26 04:05
新课程(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陶渊明作文生活

倪 平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中学)

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学生咬笔头,老师皱眉头”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总结起来,最大的原因不外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就写不出好文章。因此,要提高作文的水平,就要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写作时才能下笔如有神。

写作的素材包括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景观、事理等多个方面,但不是所有这些生活中的客观存在都能够直接成为写作的题材;只有那些典型的、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的、与作者的写作要求相契合的人物、事件、景观和事理才能进入学生的作文。正因为此,才有大量的学生虽然跟别人一样处在生活中,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每到写作时,别人已经下笔千言,他还在抓耳挠腮,无法下笔。

那么,学生的作文素材该怎么样积累呢?我在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总结出了感悟生活、不断积累、多看多读、以读促写、逐步提高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感悟生活,开拓写作的源头活水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是公认的真理。但是,在学生的写作实践中,却似乎行不通——学生每天处在生活中,却常常感到没有丝毫可以写作的内容。有些人把这种情况归咎于学生的生活太单调,你看,每天上学放学,上课记笔记,下课做作业,至多同老师讨论、与同学嬉闹、听父母唠叨,连天天走的街道也是几年不变的,有什么可写的呢?这些说法似乎有理,但却是经不起推敲的——那些能下笔千言的学生不也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吗?如果再进一步了解,我们可以发现,那些著名的作家也有不少和我们一样吃着人间烟火,交往着凡人琐事。所以,写作是不是有素材,不是有没有异常的生活,而是你有没有认识自己的生活,有没有体悟到平凡生活中隐藏的意义。孙绍振教授说:“所谓生活并不是你所见所闻的一切现象,而是被你的心灵所同化了的,成为自己心灵的一部分,和一些最精彩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为了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吸取有益的生活素材,我把写作辅导的重点放在课外,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力图悟出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意义,使生活中的精彩“成为自己心灵的一部分”。

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写作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在课堂上出示了近年来的高考优秀作文,例如高考优秀作文《浸泡过的陈山楂》《给父亲的情书》《这也是一种幸福》《这也是一种爱》等,指出这些优秀作文选取的都是同学们日常见惯的事情,但是经过作者心灵的谐振,它们构成了最优秀的作文。我还特别分析了《这也是一种爱》一文,这篇作文写的是“我”考砸后的情景,面对“我”的忐忑,父亲只说了一句话“你想吃什么?我明天去买”,但就是这个同学们经历过无数遍的场面,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经过这些优秀作文的学习,学生对感悟生活的重要性有了较正确的认识。

其次,引导学生学习感悟生活的方法。感悟生活,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因此,我要求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对生活要充满热情,要主动关心生活中的人,关心他们的遭遇,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关心他们的命运,还要主动思考这些日常生活中人和事件的意义。这样,当你和生活真正融合在一起,和生活中的人融合在一起了,你就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就可能使它们成为写作的对象。

第三,教给学生积累素材的方法。生活中的事件是稍纵即逝的,要让它们贮存到头脑中,才能在需要时自然地涌现出来。我要求学生记生活日记,每周自选一两件事进行记录,事件不论大小,但记录要尽量做到生动形象,一年下来,学生头脑中有意义的事件至少积累了数十件,这时写作就可以减少硬做无米之炊的情况了。

二、描绘景物,为人物创造活动的舞台

学生写作的另一个毛病是作文叙事单调,他们的文章让人读了感到干瘪无味。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文章中的事件没有背景,学生不会描写景物,无法为人物提供活动的舞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先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记叙文章,引导学生认识景物描写在叙事文章中的作用。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假设把对百草园的描写删去,那么作者童年生活中的乐趣就绝对大打折扣了。学生明白了景物描写的作用,就会重视在记叙中穿插适当的描写。

但有了认识不等于就会描写,不等于就有了描写的内容。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分析优秀篇章描写的方法。例如朱自清的《绿》,这篇文章的内容如果概括起来,就是写了一个小小的水潭而已,但由于作者充分发挥想象,从不同的角度描写,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结果一个普通的水潭变活了,变美了,像一块湿润的碧玉长久地印在我们的心里。通过专题分析,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描写方法,这时我再要求他们定时有意识地选取不同的场景进行描写练习。经过不断积累,学生对景物美的感受能力增强了,写作内容也就丰富了,在写作中也写出了可喜的文章。例如班上有位男生在《乡村清晨》中这样描写:

雨后的清晨,散发着泥土淡淡的芬芳,烟尘随雨而落,不再是浑浊不堪,脚下的土壤,软软的,却不会黏稠。向远处望去,远处的山围绕着一层雾气,像极了天使的光环;清风吹过,雾气翻腾,又像一条蟠龙,围山而绕,有冲天之势。

三、放眼社会,指点江山、社会

高中写作是逐渐从记叙到侧重议论的过程。学生写议论文,往往从说理到说理,内容干瘪;或者不分青红皂白,堆砌古人事迹;甚至有的生编硬造,敷衍成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历年高考所谓美文的影响,也可能是写作能力不足,而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缺乏必要的积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放眼社会,关心民生,心系国家,关注世界。当学生的眼界开阔了,思想认识也会随之提高,他们的作文也就走出了无病呻吟的尴尬,议论自然也就流畅了,见识也会高人一等。

让学生放眼社会,当然不可能带他们到各地去实地考察,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具备让人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的条件,充分利用报刊、视频资料来积累议论内容和写作素材,是让学生放眼社会的重要方法。

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让报刊和视频资料走进课堂。每一周,我都挑选、截取一些最适合学生看的有价值的“新闻周刊”或者“感动中国人物”等报刊或视频资料,在语文课堂上阅读、播放,比如关于留守儿童、城市拥堵、最美乡村教师等各类专刊,让学生边看边记录到本子上,并且组织大家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观看和讨论,学生开阔了眼界,也提高了认识。

写作需要积累。为了让学生能够及时积累起这些素材,我要求他们在课后及时整合、思考,对课堂上观看的内容进行评论,主题不限,观看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字数、写法不限,自主写作。日积月累,学生的积累多了,就自然地将这些资料写到作文中去。学生说,这样的方法,让他们拓宽了视野,积累了情感,获取了灵感。坚持这样做了两年,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四、学以致用,把课文阅读与写作结合

学生的日常活动主要是课堂学习,如果能够以读促写,主动把课堂学习内容作为写作的素材,必将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素材库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将课文例子引进写作课堂

高中学过的课文,大多是久经考验的名家作品,如果认真挖掘课文内涵,你会发现,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本内容,直到单元小结、课下注释,都是可供无限挖掘的素材“富矿”。在复习课文过程中,我让学生将课文中的事例进行归类整理,作为写作的素材进行积累,有时还将课文内容直接作为写作的题材。比如读《鸿门宴》后,让学生写《看项羽失败的原因》;读了《廉蔺列传》,让学生写《谈蔺相如的人格》。由于学生在课堂上读得仔细,感受深刻,好文章也就自然形成了。例如有位同学在读陶渊明的诗歌之后,写了篇《陶渊明随想》:

“临流问月水随风,镜里折花梦不同。

众所周知,陶渊明隐居不理凡事的一大原因是官场挫败。当过些许年小官的他厌倦了官场生活。他放弃了年轻时大济苍生的志向,从而选择了另一个心愿——过稳定安静的生活。

然而对我而言,当我遭遇挫败后,我会想方设法让自己冷静下来。去听听海的声音,去高山上吹吹风,去田园中感受甜美的稻香。我绝不就此放弃,哪里失败就从哪里站起来继续前行。当然,我并不是说陶渊明软弱。要知道时代不同了,社会变革了。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思想去评价古人的思想行为。那个时代,陶渊明有属于他自己的无奈。自然,你我都有。可重要的,是把握住自己,坚持自己的坚持,不断在人生路途上不后悔、不惋惜地前行。

虽说陶渊明已经离世千年,但他追寻自由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世上。还有那引发人深思的坚持,不也是陶渊明吐露的真理吗?

我与陶渊明的背影,不仅是随想。”

(二)将经典、名著故事引进写作课堂

在高中学习中,阅读经典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我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名著故事,概括梗概。这样一方面可以熟悉故事的基本情节,另一方面也作为写作的素材进行积累。每概括完一个故事情节,就要思考能用在哪些话题当中,以便在写作时能灵活运用。阅读如果没有跟思考结合,读而无感,读而无思,就会浮光掠影,流于形式,没有收获,只有阅读与思考结合才能有所收获,而思考的最直接体现形式就是写作。所以,我在要求学生阅读名著的同时,与写作结合,除了将故事情节作为材料直接进行运用之外,还要求学生把自己阅读时的情感体验、思考写下来。

强调积累,强调运用,学生就会主动去记忆,去思考,去运用了。例如有位女生对林黛玉有着独特的情感体验,在她的文章里就出现了这样的文字:

“林黛玉,一个悲情的人物。她有着漂亮的容颜,出生高贵的身世,贾母的万般疼爱……然而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子的内心却是多愁善感……

她,总是拿落花自喻,捧一把土,随着她吟着《葬花词》将落花埋于土里……

她,本身没有过错,却总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让自己备受世俗的煎熬。

这样一个多愁且多情的女子在听闻宝玉成婚时,她再也忍受不住内心的压抑,这样一个年轻的她便香销玉殒……

黛玉时时刻刻活在这样一个黑暗的社会,劳累伴随着她。最后,她再也忍受不了此般折磨,一命呜呼!其实,黛玉为何不去试试放开自己的内心,体验人生的幸福呢?

相比黛玉,史湘云对待人生的态度略胜一筹。与黛玉的身世如此相似,然而她却整天活泼开朗,与众姐妹混在一起,俨然是一个男生的性格!或许正是因为湘云有着如此豪爽的、开朗的性格,她的人生也将多姿多彩……”

这位学生已经能把原来可能只是片言只语的零星感想,转向个人对整个人生的情感关注,是感性世界中的理性升华,虽然仍然表现为感性的情感直观流露,但是却渗透着理性的价值判断,是阅读中思考的飞跃。

言之有物,行而远矣。学生在积累了足够的素材之后,见解开阔了,对问题的看法更有深度了,写起作文来才能洋洋洒洒,张扬出个性,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优秀作文。

猜你喜欢
陶渊明作文生活
你好,陶渊明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 饮酒》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不为五斗米折腰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