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走马看花”含义的演化

2018-02-26 22:45陈改来
文学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演化含义

陈改来

内容摘要:“走马看花”也叫“走马观花”,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最后两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本文对 “走马看花”含义的演化谈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走马看花 含义 演化

“走马看花”也叫“走马观花”,《新华词典》上解释为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在实际运用中进一步演化成草率、马虎。虽然“观”和“看”在含义上有细微差别,但是它们共同具有以下两个意思,一是使视线接触人或物;二是觀察并加以判断。因此无论是“走马看花”还是“走马观花”,在表达上两者没有任何区别。

“走马看花”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诗《登科后》最后两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从情理上来说,一个赏花人要想“一日看尽长安花”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文学作品毕竟不是客观事物的机械再现,它往往有虚构和夸张的成分,所以没有人拿文学作品中的描写与生活事实一一印证,也没有人苛求诗人写的确有此事。从文学角度看,因为“马蹄疾”,所以“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合情合理的,在表达上也是可以接受的。问题在于“走马看花”形容孟郊考取功名后得意、愉快的心情,应该比喻愉悦、欢快,办事效率高才对,哪有半点粗略、草率、马虎的意思?

那么“走马看花”是什么时候被演绎为观察事物粗略、草率、马虎的呢?

要想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并非易事,在中国古代文学典籍里,对于这个成语的演化过程,似乎没有确切的记载和交代。我们知道,中国汉语言文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很多复杂的情况,现代汉语虽然是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但是,两者在语法和运用习惯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就成语而言,它们都脱胎于一定的典故,或者说都有一定出处,因而也就赋予了各自的初始含义。在现代汉语的运用中,这些成语有些保留了它的原始含义,有些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和拓展,有些完全与原始含义背道而驰,“走马看花”大概就是这种情况。查阅古代文献,很多成语含义的演变过程,都能够找到一些痕迹,而“走马看花”含义的演化却无迹可寻。于是,笔者大胆猜测,它或许缘于一则民间故事?

相传北宋年间,某县城有个李员外,他生了个儿子,不幸的是这个儿子天生下肢瘫痪,无法生活自理,李家想给这个儿子寻一门亲,使儿子的生活有人照料。这样的残疾人要想娶亲谈何容易,于是找来媒婆商量对策。十分巧合的是,离县城不远有一梅姓大户人家生了个女儿,这女子天生塌鼻子、兔唇。如此丑陋的女子要想找个婆家也是难上加难。然而媒婆有办法,为了促成这门亲事成功,她两家相瞒。相亲这天,她让李家公子骑一匹大白马,在路上慢悠悠地行走,以掩饰他下肢残疾;让梅家小姐拿一束鲜花挡在鼻前,以遮挡面部的丑陋。李家公子骑马从梅家小姐面前姗姗而过,看到的是一个手捧鲜花、美丽含羞的小姐;梅家小姐看到的是一个英俊潇洒的公子,于是双方都很满意。结婚之后才真相大白,或许此时双方才暗自后悔太粗心、草率?撇开这个故事的悲喜剧和有多大的合理成分不论,单从这个故事“马”与“花”的安排来看,它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李家公子完全是在“走马看花”(梅家小姐是在“捧花看马”),他们根本没有弄清事情的真相,表明他们观察事物粗略,不细心(它们都无法、不敢观察细致另当别论)。这恐怕才是“走马看花”含义演变的最好注脚,也就是说“走马看花”由此才用来比喻粗略、草率、马虎。

把这则故事作为“走马看花”含义演化的依据,无论准确还是牵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对浩瀚的成语海洋,我们应该注意一种现象,这就是在理解和运用成语时,应该立足于它的现有含义和运用习惯,而不能过分拘泥于它的出处,更不能望文生义。

(作者单位: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中心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演化含义
每个袋子里总有坏土豆
解释
演化视角下的管理机制研究
《演化》
论科技、社会快速发展下的“受众”概念演化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耗散结构视阈下的科技招商与科技服务网络建设研究
鼹鼠牌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