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育人浅析

2018-02-26 01:25王国昆
新一代 2018年17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政治

王国昆

摘 要:本文以大学体育课程为例,通过分析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体育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探讨在体育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全员、全课程、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探索大学体育课程同向育人新途径,更好的发挥体育课程的价值迁移。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思政

一、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定位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课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实施课程思政是指学校教育应形成合力,重在德育教育。课程思政在价值传播中传授知识,又要在在知识传播中植入价值观念,知识和思想教育融合。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来积极构建起高校的大思政格局,推动全部专业、覆盖所有课程、全方位的改革课堂教学成为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2014年国务院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课堂教学主渠道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持续改革,要提升针对性和亲和力,使学生乐于接受,其他各门课程也都有自己的责任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面对当今网络发达、价值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不同思想文化的冲击,都在影响着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大学课程中单纯依靠思政政治理论课来引导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理想、信念、立志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多学科、全课程、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

二、树立起科学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时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围绕1个“目标”,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开展课程思政育人要以凝聚政治向心力为中心,以引导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开展课程思政育人,积极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做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三、体育课程的价值迁移与思政教育内容的相关分析

(一)体育课程对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体现,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亲身体验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中做”有着自身的特点,这种“做中学”的形式在对自控力养成、形成顽强拼搏、不骄不躁、强烈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着独特的推动作用。

(二)体育课程通过对体验者不良情绪的转移来改善心理状况,提高心理素质,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现代人会产生忧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 大学生常因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障碍等可能会产生焦虑反应。通过参与体育课程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

(三)体育课程的表现形式体育锻炼、体育比赛是建立在规则、裁判、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参与者在体育活动中对团队精神、体育道德、勇于创新、遵守体育规则等方面的体验迁移到社会生活中,就会团结奋进,文明有礼,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凝聚正能量,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大学体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策略

(一)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等体育课程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结合。

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奋斗目标并坚持实施。帮助学生针对自身缺点,严格要求自己,增强抗挫折能力,形成良好道德品格。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坚定信念;通过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引领,如体育明星、英模人物、优秀共产党员等;引导学生在课外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坚持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熏染和教育,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的养成。

(二)磨炼学生的逆商。体育比赛经常会面对胜负,这就要求参与者能正确的看待结果,有宠辱不惊、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可通过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情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状态去应对,让学生体验到失败,经得起失败,在挫折中磨练意志、塑造品格。

参考文献:

[1]王国炎,陈爱生.论高校大思政教育观[J].思想理论教育,2006(7):22-25.

[2]高德毅,宗愛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3]常益,王平.学校体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探究[J].体育文化刊,2017(10):135-139.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