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辅助的英语问题式学习探讨

2018-02-26 13:30洪佳君鄢文娟
老区建设 2018年20期
关键词:英语

洪佳君 鄢文娟

[提 要]教育信息化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环境。通过梳理问题式教学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开展以微课为辅助的英语问题式学习的构想,并阐述微课辅助的英语问题式学习的优势。

[关键词]问题式学习;PBL;微课辅助;英语

[作者简介]洪佳君(1984—),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技术辅助英语教学;鄢文娟(1984—),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外国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江西南昌 330013)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移动终端制造技术飞速发展,网络资费大幅下降,我国网民规模大幅提升,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据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4.8%[1]。毫无疑问,移动互联网络已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已彻底改变了教育的环境。在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2]。信息化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意味着更新的教育技术,更意味着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改善。随着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在线学习、智慧教育日益普及,传统的聚焦于“教”和“课堂”的学习模式已然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个体需求。大学英语教学迫切需要把传统教学和信息化环境有效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满足现实教学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大学英语学习模式。

二、PBL简述

问题式学习(PBL),也称“基于问题的学习”,源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为提高教学质量所进行的教学改革。随后,其实施已经扩展到许多其他教育领域。当前,PBL已成为世界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并越来越受欢迎。

国外关于问题式学习的研究比较丰富,如关于PBL的相关指导原则、PBL与课程的关系、PBL与语言教学等。PBL用于外语习得的相关研究表明,PBL可以增加语言输入量,促进语言使用的真实性和语境化,提高整体交际能力。国内的相关PBL用于英语教学的研究及实践也支持PBL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有积极意义的观点。

在PBL引入国内后,有的研究把PBL解释为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近年来也有不少研究解释为Project-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PBL的概念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国外有研究者认为此两者关系虽紧密但概念不同。

不少国外研究对PBL和其他一些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基础的方法进行了质疑,即认为在需要发展特定内容知识的传统学科领域,没有足够证据表明PBL比其他方法更加有效。此外,由于PBL在不同学科、不同院校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在操作流程上缺乏足够的共识,其研究和开展也受到一定限制。

三、微课辅助的PBL学习

(一)微课概述

微课是教育和信息化高度融合背景下的产物,是一种新的教育资源,具有开放共建、丰富共享、使用灵活、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等特点。微课概念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提出并于学院推广运用。随后,以微课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微课资源网站不断涌现,如极具代表性的微课资源网站Khan Academy 和TED-Ed等。

在国内,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最早提出了微课的概念。他认为“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基于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他把微课定义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强调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3]。此后,关于微课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众多研究者对于微课的认识也不断深化,纷纷就微课给出自己的观点。

(二)微课界定

2013年以来,国内对微课的研究呈井喷之势,各类全国性的微课比赛相继举办,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也纷纷推出微课比赛和开展微课建设工作。大部分一线教师是在浓厚的微课比赛氛围中首次接触微课、了解微课、制作微课。由于当前国内对微课的概念和内涵的认识仍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广大一线教师对微课缺乏明确的认识,且媒体舆论引导把微课形象抬的过于高大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课的健康快速发展[4]。

作为一线教学人员,对教育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其教育实践的高度。因此,明确微课的定义和内涵对指导教学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本研究中,微课教学的实施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基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及本研究的研究内容,笔者把微课定义为“微课是围绕一个学习问题或系列问题,以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和混合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利用可利用的一切资源(以微视频为主),辅以根据特定学情设计的支持性、扩展性教学资源,帮助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总和。”

(三)微课辅助的问题式学习的优势

1.更有利于创建学习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皮亚杰的认知冲突论认为,个体的认知不平衡有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是一个“冲突”不断产生、化解和发展的过程[5]。问题式学习强调问题和情境的结合。在教学中,问题是一直存在的。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也从来不缺乏问题,但缺乏情境支持,即在很多情况下问题并未被嵌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微课资源在情境创设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无论是涉及英语语言的学习,还是涉及对英语文化的认识和跨文化思维的培养,教师可通过微课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增强学生学习动机。总而言之,基于问题设计的微课资源或者精心选择的其他微资源能够使教学有的放矢,更好地帮助教师呈现问题,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并解决问题。

2.更有利于提升大学英语学习的效率

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理查德·梅耶的多媒体认知理论[6],人类的信息加工系统可分为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而每个通道加工的信息是有限的。微课可以整合音、视频资源及其他可用资源,如,微视频可以轻松呈现词语和画面两种不同的知识表征方式,且有字幕支持。这有助于學习者保证知识加工双通道的有效容量并提升认知加工的效率。英语微课作为英语语言学习的创新型学习资源,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言、运用语言。

此外,信息化环境下的微课学习能够支持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混合学习等多种新型学习模式,为更好地利用教学时空提供了可能。

3.更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在微课辅助下开展问题式学习,有利于将书本理论知识学习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工具性和人文性并举,即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也要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教师围绕问题创设情境,提供资源支持和学习支架,积极引导学生不仅仅关注学科知识本身,更要将书本理论知识学习与思辨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4.更有利于教师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本研究尝试对微课的定义和内涵进行拓展,强调教师对微课的灵活运用,即鼓励教师不必拘泥于微课的概念、形式和构成。教师可根据教学问题灵活设计,或选择使用合适的资源开展教学,这样既把一线教师从微课制作中拯救出来,又大大拓宽了微课资源的选择范围。如此,教师摆脱了一些重复性的劳动,可更多地去关注教学中的创造性劳动,有利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四、结语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的PBL研究尚处于探究初期,表现在深度文献少、实际应用少、实证研究少等方面,缺乏开展问题式教学的操作模式。相关研究均取得了积极的研究结论,对其局限性的研究不够全面。此外,对于信息化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开展PBL教学鲜有讨论。

本研究着眼于大学英语教学和研究实际,采用自主设计与选用符合教学实际的现有微课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合适的移动学习工具,通过构建微课辅助的大学英语问题式学习模式,将符合教学实际需求的微课资源、传统的课堂教学、能够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的移动学习高效地结合起来,对于更好地整合大学英语教学资源、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l.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 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_269367.html.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4]陈子超,王玉龙,蒋家傅.当前微课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5,(10).

[5]赵旭昌.认知冲突的教学意义及其实践策略[J].课程教学研究,2014,(10).

[6]Mayer R E. Nine ways to reduce cognitive load in multimedia learning[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3, (38).

[责任编辑:熊文瑾]

猜你喜欢
英语
玩转2017年高考英语中的“熟词僻义”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