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哗的时代里保有真诚与善意

2018-02-26 13:13范伊宁
当代小说 2018年12期
关键词:顺子文学小说

范伊宁

时代发展进步到现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拓宽了我们了解世界的渠道。如今网络技术和传媒技术的发达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观天下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却也更加隔膜。文学作品不仅展现当下生活存在的问题,也向我们传递在喧哗时代保持内心的真诚与善良是一件多么宝贵的事情。无论何时,真善美始终是我们的追求。

石舒清《凌伯讲的故事》(《花城》2018年第5期)讲述朝鲜战争这一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有战士尤高寿行军至家门口不敢与母亲相认怕她担心的亲情,有审查尚和平贪污时他主动交代与朝鲜女人之间的爱情,也有于荣生在抬担架途中与黄生梅建立的情如父女的战友情等等。在战争这一特殊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成为殘酷战争中的暖色,能够让凌振方老人在年过九旬之时仍念念不忘。人性的真诚与善意一直倾注于作家笔下,尹向东《美好的未来》(《四川文学》2018年第9期)讲述的是一场认错人表错情的乌龙事件,小说中的我仅有初中文凭却在计经委通讯员考试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我的父亲母亲对此十分高兴,不断打听有关录取的消息,后来先后找过偶然认识的政府司机任卫国和面试官李科长,尽管最后我的工作没有消息,但是父母一直对任卫国和李科长念念不忘。后来在砖厂误认一个卖豆腐的女工是李科长,以为是受自己牵连而被处罚,父母内心一直不安。当听说砖厂一个女工出车祸时,父母认为是李科长出事了很快赶到现场将其送往医院、联系家里人。后来才得知是一场误会。尽管是一场误会,但是却将父亲母亲善良、真诚、乐观的一面淋漓展现在读者面前,为我们送来一丝暖意。马金章《燕翅湾风情》(《广西文学》2018年第9期)讲述了燕翅湾的三个人物故事,首先是人人敬重的老鳖奶,不仅因为她能生养,还因为她喂养过数不清的干儿子,而且人很讲道理,遇到码头一霸李虎欺负人没人敢劝时能够挺身而出;其次是从燕翅湾走出去成为大商人燕海豚,定居香港后的成功商人依然挂念故乡,时时回忆故乡的一切;最后讲了一个外号鲶鱼嘴的人物——陈钟,陈钟爱讲故事尤其是自己的故事,其中对左家去香港前托他保管“权”一事讲得较为详细,即使在文革时期受红卫兵威胁依然不说出“权”的下落,在多年后当年的老板左明回乡投建家乡博物馆时归还,可见他的忠与义。姜贻斌《出嫁的路》(《湖南文学》2018年第9期)讲的是下放到农村的知青“我”与农村姑娘李信荷的故事,“我”因不会车水遭到同组的人不满并当众向队长提出不要和我一组,我感到十分羞愧,李信荷主动提出和我一组。当我感到我回城无望向她求婚,李信荷拒绝了我但是给我很大鼓励和信心。结婚前一天,李信荷要求我去送她出嫁,而我最终没有去,但是她在回门的那天又专门来找我让我陪她走一段出嫁时走的路。也许李信荷是喜欢我的,但是清楚我想娶她的动机而不能答应,这样一个聪明善良带一点固执的女子令人心生喜爱。

除了整篇小说对人性的善良的描写之外,作家也在冷峻的现实观察与表现中加入一抹亮色。通过与冷酷的人情、事件相比较,更加突显了善良的重要与可贵之处。羌人六《萤火虫》(《南方文学》2018年第5期)小说中父亲李皂白因打麻将向豹子借钱时被豹子骂了句娘,坚持骂人不能骂娘的父亲满心冤屈一心想要找豹子复仇,在矛盾达到最高潮时,豹子五、六岁的女儿出来阻止了她父亲继续行凶的可能,小姑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救了李皂白,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小说结尾,父亲还是将豹子杀了而被逮捕,我们家的生活陷入困顿,然而“我”每天晚上都会看见一只萤火虫——冰雪姑娘,“隔着冷冰冰的玻璃,每次都冲我挤出一丝鲜为人知的微笑。”在小说中的“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一个天真善良的孩子的出现,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这颗善意的种子使人不惮于黑夜而拥有前行的力量。李晓寅的《初涉尘世》(《湖南文学》2018年第10期)中的小刘刚进入机关工作,对一切事情充满新鲜感与好奇,因一次偶然机会被领导王局长发现了他在文学方面的才能被提到办公室负责写稿,得到重用的小刘很是得意,但是不久王局长生病来了新局长之后小刘的待遇大不如前,在处事方面又不成熟遇到了麻烦。此时一直照顾他的以前办公室的林大姐相信并帮助了他。这份信任让小刘相信美好的存在并继续从事创作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小说在展现单位的腐朽一面的同时,向我们展示了依然有真诚的人的存在,而这个真诚善良的人的存在会影响到身边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路明《纵火》(《上海文学》2018年第9期)中的少年小德因在一场车祸中被父亲舍身救下后成长为一个阴郁的少年,经历家庭破裂、恋爱失败、出走不成、退学不行的情况下小德开始放弃自我,整日游荡。一次在和“我”一起玩的时候,因为“我”用放大镜的原因造成火灾,小德将“我”保护起来自己一个人承担这个结果,尽管在别人眼里他并不是一个好孩子,但是在对待朋友、恋人方面他却是极为真诚的。

假若人与人之间不再保有一丝善意,彼此之间带上冷漠的面具,那么最终承担这种痛的还是人类自己。李啸洋的《捞魂》讲述王宝元、乔三等以打捞尸体为生计的人的故事,结合前些年的新闻报道,这篇小说具有很强的现实力度。小说中,打捞河里的尸体成为一群人的生计乃至发家致富的门道,不得不令人感到恐惧。乔三在岸边拾到一只鞋子的时候没有想过救人,而是将鞋子带进城请鞋匠判断价钱,得知鞋子很贵之后内心满是欣喜,认为如果捞到这样一具尸体自己就发财了。王宝元在打捞起心目中很重要的人——桂花的尸体的时候没有向任何人提起,得知桂花遗书上有关财宝内容时原先伤心被贪婪的欲望代替。而乔三得知是桂花的尸体被王宝元打捞之后,想出了让人骗尸以得到桂花财产的计划,李麻脸则是持刀威胁王宝元说出埋藏财产的地方。最后王宝元病愈后杀了李麻脸、将桂花的尸体沉入水塘,自己也被捕入狱。小说结尾描写王宝元被捕时遇见了一群孩子“时间突然安静下来,上帝取走了人间的声音。天地之间洁白起来。王宝元路过的时候,一群小孩子正在岸上吹散芦花,亮汪汪的芦花像是从《诗经》里吹出来的,古老而苍茫。”古老悠久的有关优秀传统在金钱的诱惑下已经分崩离析,最终人与人之间互相伤害不断。相比之下叶临之的小说《叛徒》(《福建文学》2018年第10期)显得不那么冷酷,将着眼点置于一对有着多年交情的老朋友身上。年过六旬的医生范松我爱好吃虾,在单位办公室用酒精灯吃了几十年虾被人举报后被领导批评,面临“退休”的风险。心有不甘的范松我开始追寻到底是哪个叛徒出卖了他。范松我的怀疑从学生小金到小金的父亲、多年的朋友老金、再到老金的爱人,伴随着老金的死亡他并没有感受到惩罚叛徒的痛快,结尾处带着虾到老金墓前痛哭。在怀疑与追查的过程中回忆起年轻时期的事情,范松我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从老师改行当医生也是因为做了叛徒,而自己也是希望得到谅解的,没想到猜疑成为他们友谊破碎的导火索之一。

除了村邻和朋友之间相处的问题,但及的《蜈蚣会不会咬人》(《上海文学》2018年第9期)涉及了陌生人之间的缺乏信任与善意的问题。小说中女主人公“我”因为在游泳俱乐部更衣室发现衣服上一只大蜈蚣而受到惊吓,一位男性工作人员因此冲进女更衣室却被经理辞退。此后,这个男人多次找到“我”,要求“我”去向经理证明他是清白的,他是因为听到我的呼救才进到更衣室。而在“我”拒绝之后他仍多次出現在我工作附近,多次讨要清白无果后该男子最终自杀。小说中“我”对这个男人的态度是有过很长时间的内心挣扎的,既不愿伤害他更不愿相信他。在男子死后“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的自私与丑恶,而在这之前,我竟然一点也没有察觉。臭味伴着我,我生成着臭味。我为自己恶心。”小说中的男人一次次找到“我”只是为了寻求一个清白,因为他有案底在身,所以俱乐部的领导、“我”、“我”表哥和丈夫都对他抱有敌意,而他最终或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或是因这种歧视的眼光又或是生活、家庭的压力,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我”也承受内心良知的自我谴责。也许多一些信任的勇气和发自心底的善良,人与人之间相处本可以不必造成诸多伤害。

然而对于亲近的人来说,彼此之间的真诚与爱还需要有效的沟通手段来维系,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丁颜的《灰色轨迹》(《广州文艺》2018年第9期),描写了一对姐妹之间互相关心但因没有真诚向对方沟通带来的隔膜。小说中“我”在父母去世后的某一天到姐姐家住一晚,感觉与姐姐仿佛陌生了,平淡的叙事之中却能看到两姐妹不善言辞但掩盖不住对对方的关心。在第二次等车失败,不得不回到姐姐家时我买了几条小金鱼放进姐姐的鱼缸里。姐姐给我送烤洋芋暖手,将自己手套脱下给我、陪我等车等等,以及姐姐对我工作和感情生活方面的叮嘱,这些细节让人读起来心生温暖。小说结尾在我向姐姐诉说自己的孤独感时,才知道姐姐已经离婚三个月而无人诉说的痛苦。每个人都会有感到孤独的时刻,与亲近的人真诚的沟通比独自揣摩要有效的多。而杜衡的《跳房子》(《福建文学》2018年第10期)则向我们展示了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现代人封闭自我沉迷网络成为孤岛带来的不幸。跳房子本来是孩子们常玩的游戏,在地上画格子,一格连着一格,而对于来到城市租房生活的“我”和小周,不停地换房子像是另一种跳房子的游戏,同时跳房子在小说中还指向另一层意思,即小周最后的死亡方式。城市对他们来说是冰冷的,城里的老鼠在每次换房子之后都会如约而至。驱鼠、换房子,驱鼠、换房子,不停地重复,人也仿佛变得麻木。小说中的“我”与小周在一起最初只是因为需要有人一起负担生活,让“我”这艘方舟暂时停泊。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程序化的,小周的生病就像代码中的BUG一样。因此在小周不明原因的失踪后,“我”没有细究也不在乎,最后从新闻了解到小周已经坠楼而亡。这样的描写肯定是一种极端的表现,但是却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当下沉迷网络、人与人之间孤岛现象的思考。

除了写人与人之间的人情淡薄,人与动物的感情也成为反观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韩永明《顺子》(《福建文学》2018年第9期)讲述一条叫顺子的狗与一个叫涛子的小男孩之间相遇相离的故事。顺子被我捡到时,家里出了很多事情,奶奶想通过养狗改改运气,顺子的名字也就因此而来,但是一年过后当家里再次遇到不顺的事情时,奶奶相信算命人的话要求送走顺子,尽管涛子有百般不舍最终还是将顺子送到了县城,抛弃了它。送走顺子之后在村子里发生的事情,都让他们想起了顺子,在寻找顺子的过程中听到了更多有关“神犬”的故事。尽管被抛弃,顺子依然守护着村里的安宁、帮助警察破案。小说最后涛子去以前常常和顺子坐的地方找到了顺子,但是顺子远远跑开了。小说以涛子与顺子的情感为线索,在抛弃与寻找顺子的过程中展现的是现代乡村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如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问题、拐卖儿童问题、诈骗与强奸未成年儿童问题等等都是今天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背后,表现了社会道德风气日益败坏的情况下,用孩子的善良、一条狗的忠诚勇敢与机智善良体现这种情感的可贵。

猜你喜欢
顺子文学小说
我们需要文学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账本
黍地里的秘密
我与文学三十年
整改
文学
慈善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