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打扮就是你的阶层

2018-02-28 20:35鲍鲍
37°女人 2018年2期
关键词:礼教睫毛上司

鲍鲍

在有些人看来,女人逛街好像是件很麻煩的事情。不是因为她们太挑、太能逛、太能花,而是太能磨时间,化妆要两个小时,还要搭鞋子、换包包……似乎怎么也走不出那个门。于是很多人质疑女人为什么要化妆?真的有必要吗?

我的答案不是“是的,有”,而是“是的,必须”。

我第一个遇到不化妆、不出门的是我闺蜜。如果跟她逛街,必须提前两个小时预约。

那天一起出去,我看着她夹睫毛,十分真诚地问:“为什么你每次逛街都化妆换衣服,搞得那么隆重呢?我们就随便逛逛呀!”

“当然要化妆啦!”她抬起眼皮,“不化妆我不能出门的。再说,你怎么知道下一秒会遇见谁呢?”她饶有意味地丢给我一个“你懂”的眼神,忽闪忽闪的眼睛上刚刚夹的睫毛格外好看。

我不想说我在她身上懂得了什么道理,只是在她精心打扮熠熠生辉的反衬下,让一向奉行“快乐就好”的我觉得,那个平时随便裹着旧大衣且素面朝天逛街的我,受到服务员的冷落实在是一种罪有应得。

在出门前化好妆,这是我在闺蜜身上学到最珍贵的一课。

曾经有一个女孩子,因为上司嫌弃她没有化妆而丢了工作。

有人说这样不公平,万一姑娘只是不会化妆但却实力超群呢?可是上司给出的理由却让人很服气:“她连巴掌大的脸的管理不好,更何况是管理人?”

前几天追了部泰剧叫《火之迷恋》。里面有一个细节很吸引我:女一请女二吃饭,女一穿了一件小礼服,女二穿着不能再土的休闲外衣和牛仔裤就跟着去了。在女一嫌弃她没有好好打扮时,女二反驳:“我认为这样很好,吃饭而已,已经够了。”

就这样一个谈话,足以让人窥见二者的思想落差。西餐桌前的化妆、打扮精致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和炫耀,而是一种对自我的极致尊重。

好的打扮是告诉大家,你可以将所有眼前的一切服务和享受放在我面前,而我很值得。

这就是为什么女一可以气定神闲地在西餐厅里跟人约会吃饭,可女二却只能望着尚属女一“备胎”末列的男N号不敢表白。

你面对的每一个人所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你,可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件物品、每一个举动拼凑起来,展示的虽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却也一定藏着你对生活的态度。

就像前面电视剧里女二的颓势,不是完全怪那身平庸的牛仔装,而是一脸“天啊,别注意我,我什么都不懂”和“我就这样,随便你们怎么看我”的样子。

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贵族气质,我只能引用最经典的回答:细节,细节,还是细节。

我看过一部英国的纪录片,贵族学校里面男孩入学要学习的第一条就是整理好自己的着装:“袜子只能穿黑色,外面是皮鞋,每天会有老师检查你是否整理好了衣领,系上了领带和袖扣。”

“你的打扮就是你的生活态度。”这是整部影片的精髓。

如果没有做到得体的着装,那你根本无法上课,就像你穿着睡衣去音乐厅一定会被赶出来一样。

整部片子里并没有奢华的场景,有的只是涉及极广的宗教学、语言学乃至用餐的礼仪,可却足以让人感受到藏在细节里的满满贵族气质。

一切交际场上的彬彬有礼都是平时一丝不苟、极为严苛的礼教和一板一眼讲解学习过的展示,这使你不得不感叹,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达到极致完美,永远是贵族独家的尊崇。

那些让你感叹的老电影里展示出的种种片段,原来是上流社会对美和礼教的追求早已经深入骨髓的真实还原。

(旺仔糖摘自富书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礼教睫毛上司
明清儿童礼教的兴起
ISTEN
高情商听懂上司的『话外音』
Ostrich鸵鸟
巧妙的奉承
试析儒家礼教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服饰研究
中小学生识“礼”教育浅谈
日本上司的沟通哲学
二次元睫毛
给睫毛加点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