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美容护理干预对面部外伤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

2018-03-01 08:09陈碧华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清创外伤瘢痕

陈碧华

(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急诊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面部是身体裸露部位,一旦发生碰撞、跌伤、交通事故等容易出现外伤。面部外科在急诊外科中较常见,其可直接影响患者外貌美观,若对面部的急诊护理措施不当可给患者遗留较大瘢痕,严重时甚至出现面部器官畸形,对患者日后的交际及心理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引发医患纠纷[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的追求意识的增强,面部外伤后要求达到美容效果的患者逐渐增多。笔者科室自2016年起实施改良的急诊美容护理措施,在急诊外伤手术中应用整形外科技术和原则,保证患者面部功能恢复同时兼顾伤口美观[2]。本次研究中选取2016年8月-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面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面部外伤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95例,女55例;年龄21~55岁,平均(32.25±12.43)岁;受伤时间为11min~12h,平均(4.42±1.34)min;损伤部位:额部45例,颧部32例,面颊部18例,上下眼睑部10例,鼻部15例,口唇部30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5例,刀割伤25例,跌倒伤50例。2015年8月-12月就诊于本院的150例面部外伤患者为对照组,纳入及排除标准同观察组,其中男91例,女59例;年龄(20~58)岁,平均(33.43±13.21)岁;受伤时间为25min~15h,平均(5.04±1.52)min;损伤部位:额部42例,颧部35例,面颊部15例,上下眼睑部13例,鼻部18例,口唇部27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4例,刀割伤21例,跌倒伤5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均为面部单处伤口者;②均自愿参与本研究者;③年龄≥18岁者;④无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者;⑤受伤时间在24h以内者;⑥无严重的营养不良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感染、伤口严重污染者;②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③合并有其他部位创伤者;④有其他危机生命体征稳定的因素者;⑤瘢痕体质者;⑥有精神病史者。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对于面部损伤患者减少术后伤口感染的和降低瘢痕增生的关键是尽早彻底清创[3]。术中顺应皮肤方向Z字形逐层缝合,减轻张力,选择小针细线,创缘对合整齐。150例患者中厚皮片移植15例,全厚皮片移植20例,邻近皮瓣转移修复20例,撕脱皮瓣回植10例,直接缝合85例。

1.3.2 护理方法

1.3.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除1名护士长外,其余护理人员新老搭配,不限定人数,按照常规急诊护理原则进行清创、缝合。①评估患者病情,排除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②仔细检查面部损伤情况,协助医生清洁伤口处的血块、异物以及碎片等,切除失活组织,局部麻醉(2%利多卡因)后分层缝合伤口,缝合后纱布覆盖包扎;③术后常规预防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包括创伤部位的血运情况、色泽、温度、肿胀情况等,做好饮食指导、口腔护理、常规换药等。

1.3.2.2 观察组:采用急诊美容护理干预,由急诊科护士长、急诊急救专科护士、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组成颌面部损伤救治团队,以上人员均由五官科医师及美容整形专科医师进行面部创伤救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每天保证1人在岗,对面部创伤患者给予专科一体化救治。①快速评估:由接诊护士快速评估患者病情,边问边看边检查,配合医生询问患者受伤时间、原因,检查受伤部位、范围和程度,判断是否合并有骨折、脏器损伤以及失血指征等症状[4],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遵医嘱行CT或X片检查,将病情评估时间控制在2min以内;②治疗遵循先全身再局部的原则,及时止血,预防出血性休克,当合并有其他严重合并伤时可优先处理,缝合不受6h限制[5],病情稳定后给予清创、缝合处理;③接诊护士病情评估后联系手术室做好术前准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避免伤口感染,防止瘢痕增生,对于出血较多的患者可给予止血、补液处理,撕脱组织清洁后用纱布包裹并冷藏,及时回植[6];④彻底清创后,根据无创原则,采用6-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真皮层,5-0无创缝合线间断缝合表皮以减少伤口张力[7],缝合期间需密切关注两针之间的距离,针孔距创缘2mm,针间1.5~2.0mm,线距3~4mm,皮肤伤口两侧组织应严密对合,确保表面皮肤平整无张力;⑤术后伤口处涂抹金霉素药膏,覆盖吸水敷料,纱布加压包扎, 缝合术后24h内常规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⑥在处理伤口的同时护理人员进行积极健康教育,包括保护创口,保持口腔清洁,告知患者换药和拆线时间,向患者讲解术后抗瘢痕治疗的重要性,介绍抗瘢痕药物的使用方法、预期效果,引起患者的重视,控制瘢痕增生。强调长期(使用3~6个月)、规范用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依从性。告知患者白天外出时可在创伤部位涂抹防晒霜,预防色素沉着[8]。做好患者的情绪干预,告知患者虽面部创伤后暂时容貌有损,但经过美容缝合及抗瘢痕治疗后这种损伤会大大减小,减轻患者心理压力[9]。

1.4 观察指标

1.4.1 护理效果评价:参照丁晓红急诊面部外伤护理效果评价指标[10],包括伤情评估时间、缝合准备时间、瘢痕增生情况、伤口愈合情况。伤口愈合情况依照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有关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愈合程度,评分为0~10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越好。

1.4.2 护理不良事件:统计两组患者出现术后出血、感染、给药错误、意外事件的情况。

1.4.3 医师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包括10个方面,每方面采用4级评分法(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每组各调查20名医生。患者采用本院自制的住院患者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60~89分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独立样本率比较采用连续性校正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结果: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伤情评估时间、缝合准备时间及瘢痕增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伤口愈合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结果: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感染、给药错误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两组患者及医生护理满意率比较结果:观察组医生护理满意率为100%(20/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3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144/150)高于对照组的89.33%(13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5,P=0.027)。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x¯±s,例(%)]

表2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创伤在人们的劳动、日常生活以及社会活动中是不可避免的,属于影响人类健康、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的突出问题[11-12]。面部属于人体中的一个特殊部位,反映人体容貌和气质。且面部血管丰富、密布神经,暴露在外容易损伤。面部损伤后虽然有很强的再生及抗感染能力,但可能会造成患者的容貌改变,影响日常咀嚼功能,严重影响患者自信心。以往有研究报道[13],面部创伤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远大于对其身体伤害。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个人容貌的要求越来越高,面部创伤带给患者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不便是医护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急诊面部创伤的患者属于急诊救治患者中的一部分,以往的急诊外科常常给予简单的清创缝合,伤口虽然能够愈合,但会留有较为明显的瘢痕,显然不能满足现代患者的要求。因此,对于面部损伤的患者不仅要治疗其伤口,还要尽量达到整形美容预后。

本次研究将急诊美容护理措施融入到面部创伤患者的急诊护理中,并将其与常规清创、缝合护理措施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美容护理措施显著改善了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减少了瘢痕增生,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李建忠等[14]认为采用整形外科的原则和技术处理面部创伤,能够有效减轻瘢痕形成,满足患者的美容需求。预防瘢痕的发生是处理颜面部外伤首要考虑的问题。且本次研究中改良了清创缝合的方法,根据伤口的张力选择缝线的粗细,如采用5-0缝合线缝合表皮,不仅使伤口缝合处变得更加隐蔽,减少了瘢痕,也提高了伤口的愈合程度[15]。同时规范了缝合的美观程度,患者缝合后伤口愈合较好,瘢痕增生少,因此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高。颌面部损伤救治团队由经过培训的护理骨干组成,可充分发挥系统、整体创伤急救功能,面部创伤患者入院后由当班的颌面部损伤救治团队成员配合医生检查伤情,并对全身情况进行及时、正确评估,迅速完成各项术前准备,显著缩短了患者的病情评估时间和术前准备时间。颌面部损伤救治团队由于面部创伤救治知识和技能成熟,可有效配合医生治疗,使医生更加得心应手,不仅提高了医生的护理满意度,而且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急诊美容护理能够显著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生的护理满意度。此外,在急诊美容护理中加强了对患者自我护理(创面、口腔、换药)和抗瘢痕治疗的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积极参与自身护理,提高了抗瘢痕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提高了面部创伤美容效果,减少了二期修复几率。

综上所述,急诊美容护理措施能够改善面部外伤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康华.护理干预在婴幼儿头面部急诊美容清创缝合术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8):843-845,858.

[2]刘霞.急诊面部外伤患者的整形美容修复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66-67.

[3]朱瑜,李琳.颜面部软组织创伤的急诊美容修复与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12):92-94.

[4]林恩胡,董智勇.临床护理路径在手外伤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1):169-170.

[5]胡友珍,陈丽,郭三兰,等.优化无缝隙急救护理在口腔颌面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8):31-32.

[6]刘丽欣,袁久莉,钟波,等.46例外伤致颌面部多发骨折整形修复手术的护理配合[J].吉林医学,2014,35(13):2924-2925.

[7]乐琼花.整形外科清创缝合术在急诊面部外伤手术中的护理应用[J].中国医疗美容,2014, 4(4):125-126.

[8]陈昌群.健康教育路径在急诊清创缝合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7):996-997.

[9]周艳.颌面外伤整形清创缝合术后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疗美容,2014 ,4(4):30,144.

[10]丁晓红,孙红灵.急诊头面部外伤特点分析与早期护理干预[J].中国美容医学,2017,26(4):119-121.

[11]Sabatino F,Moskovitz JB.Facial wound management[J].Emerg Med Clin North Am,2013,31(2):529-538.

[12]吴伟.颌面部浅表外伤美学修复38例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14):31-33.

[13]姜芳.急诊面部外伤患者在整形修复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疗美容,2015,5(4):136-138.

[14]李建忠,付研,马炳辰,等.急诊应用整形外科学技术处理面部外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9):843-845,858.

[15]厉兵,陈丹,童创建,等.急诊美容缝合术与普通急诊清创缝合术治疗面部外伤患者临床疗效的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9):1196-1197.

猜你喜欢
清创外伤瘢痕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两种清创方法治疗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和卫生经济学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清创消毒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记蓝戈医药用品(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