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扶贫模式的实践

2018-03-01 05:36姚茂发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畜牧产业发展办公室
中国畜牧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代养玉屏温氏

文│姚茂发(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畜牧产业发展办公室)

产业扶贫是建立贫困群众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贫困地区逐步培育支柱产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稳定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笔者对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实施生猪产业扶贫的模式、作法、成效、思考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现做出分析,供同行参考。

一、扶贫模式

玉屏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以生猪养殖为主体的农业企业。该公司自2014年4月在玉屏侗族自治县注册成立以来,将温氏“公司+农户(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与玉屏农村实际相结合,总结出了“411”合作模式和“231”“452”致富发展模式。

1.“411”合作模式。“411”合作模式即“四提供、两确保”模式,即由公司提供种苗、饲料、技术服务、动物保健,做到一定保价回收,由公司承担市场风险,一定确保农户合理的利润回报,实现公司与农户的双赢。猪苗由公司猪场提供,根据当地市场需求,选育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大白的三元或四元杂交仔猪。饲料由公司的饲料厂统一生产,再统一提供给养殖农户。各种疫苗和药物,由公司统一提供。养殖技术方面,技术服务部门提供免费上门服务,以3天一次的频率进行全程技术指导,主要包括通风保温、饲养密度、饲养周期、药物配比、免疫接种等,现场指导代养户规范养殖技术。公司对养殖户购进的仔猪、兽药、饲料和疫苗款项等,一律采取记账的办法,出栏时,由公司从猪款中一次性扣除。

2.“231”“452”致富发展模式。一是农户一次性投资20万或40万元,按公司要求修建标准化猪舍,配套建设五级(三级)沉淀池、化尸池及相关保暖降温设施设备等;资金筹措采取“3个一点”的办法解决,即农户自筹一点、银行贷款一点(当地信用社以“农村小额信贷”“精扶贷”“特惠贷”等方式提供)、项目补贴一点(主要指圈舍补助)。二是每批投猪苗300头或500头,以家庭农场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有利于猪群周转,便于疾病控制。三是公司对出栏肉猪进行保价回收,根据农户养殖情况,1头肉猪可获取150~350元的利润,平均每头猪的利润在200元以上。扣除猪苗、饲料、兽药和疫苗款项,“231”模式每年可收益10万元左右,“452”模式每年可收益20万元左右。

二、基本做法

1.建立仔猪繁育场与村、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朱家场和田坪2个仔猪繁育场采用2种方式与村、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一是农户以土地入股固定分红模式,其中,田每亩每年固定分红500元,土每亩每年固定分红400元,荒山每亩每年固定分红300元,每5年增加效益分红10%。所占土地涉及农户307户1134人,其中,贫困户49户128人。二是由政府组织贫困人员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合格的人员前往玉屏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参加面试。公司经过面试,将年龄在40岁以下、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能吃苦耐劳的贫困人员安置到公司相关岗位工作。员工入职即购买商业保险、次月购买五险一金,部分岗位享受封场、车辆油费补贴等福利待遇,每人每月能获得工资2000~3000元。

2.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温氏生猪养殖小区与村、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对村级集体经济温氏生猪养殖小区建立4种利益联结管理机制。一是组织有意愿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承包1栋圈舍,饲养2批商品猪,每批商品猪结算利润后,向村集体支付每头20元管理及租赁费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对有经营管理能力承包圈舍饲养的非贫困户,如需聘请饲养员,则优先安排本村贫困人员入场务工,每月按标准兑付工资,每批商品猪结算利润后,按6∶2∶2的比例分成,即承包方占60%、本村贫困户分红占20%、村集体经济组织占20%。三是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聘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场饲养,每月按标准兑付工资,获得的纯利润按照8∶2的比例进行分配,即80%用于所有贫困户分红、20%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四是公司于2016年向集团公司申请获批总额为924万元的资金,用于玉屏县一类贫困村建设集体经济养殖小区的资金垫支。公司垫资建设的精准扶贫小区按“8543”利益分配模式,以“452”模式为例,年收入20万元,8万元为饲养人员工资,5万元为公司垫资回收,4万元为扶贫户分红,3万元为村集体经济管理费。

3.坚守环保底线。坚守环保底线,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玉屏县在大力发展生猪养殖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一是多方通力合作保证选址科学。成立由环保局牵头,农业、扶贫、国土、水务、林业等部门参与的生猪养殖场选址专家组,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选址,确保选址论证科学、安排合理。二是对所有养殖场按照标准化圈舍建设并配套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干湿分离等设施设备。三是周边能布局果蔬或油茶产业的,构建“猪场粪污—干湿分离—沼气净化—干粪还田—沼液灌溉—果蔬生态”的场内循环模式,统一配套实施沼气池建设或沼气池集中供气建设项目,修建高位沼液池、安装沼液输送管网设施等,打造“猪—沼—菜”“猪—沼—果”等多样性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实现种养殖结合。四是周边不能布局果蔬或油茶产业或不能完全消纳生猪所产粪尿的,构建“养殖场粪污—有机肥厂—有机肥—粮经果蔬”的场外循环模式,配套建设舍外生物发酵床,将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料,达到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长远结合。

三、初步成效

1.保证农户的合理利润回报和利益保障。该公司采取“公司+代养户(家庭农场)”的“4 1 1”合作模式和“231”“452”致富发展模式,达到了预期目的,保证了农户的合理利润回报和利益保障。一是让贫困农户分批次轮换到集体经济养殖小区与温氏合作饲养肉猪,并按每头猪20元向村集体交纳管理费,使贫困户实现脱贫,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如2016年新店镇洞坪村4个贫困户到洞坪小区养殖生猪2000头,户均收入17.68万元。二是村集体小区由村支两委直接管理,聘请贫困户作为产业工人到小区养猪,每人每月最低工资2000元,并根据养殖成绩给予奖励。养殖利润除一部分提留用于村级管理费外,其余分配给全村贫困户。进入小区养殖的贫困人口通过劳动实现脱贫,1年最低工资收入2.4万元,同时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三是贫困户自建圈舍,这种方式不仅实现了脱贫,还可以在2年左右实现致富。

对公司与农户结算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为:2015年6~12月结算农户30户,户均投苗411.3头,户均毛收入98317元;2016年全年结算农户133户,户均投苗675.9头,户均毛收入183598元;2017年1~7月结算农户186户,户均投苗542.0头,户均毛收入176402元。累计上市肉猪18.77万头,农户获利6017.89万元。

从以上实践数据可看出,农户与温氏合作养猪,既提升了玉屏县的生猪养殖规模和生产效率,又实现了农户家庭稳定脱贫。

2.温氏合作代养户快速增加,养殖规模、效益稳步提高。经调查统计,全县已发展温氏代养户264户,建村级集体经济养殖小区8个。2017年7月底,公司实现生猪存栏12.21万头,1~7月生猪出栏9.52万头。

四、思考

1.政府强力支持是发展的关键。一是玉屏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从入驻玉屏的第一天起,就得到了玉屏侗族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而玉屏县委、县政府为了大力扶持该公司的发展,于2014年5月,专门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几大班子相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玉屏温氏一体化生猪产业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和出台了《玉屏温氏生猪一体化养殖项目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任务目标、组织领导、重点工作安排、政策扶持、措施保障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明确。二是将生猪产业扶贫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和部门联系帮扶机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经统计,3年来,县级先后投入资金近8000万元,主要用于对农户圈舍建设一次性每平方米补助50元;用于小额贷款贴息;用于水、电、路、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

2.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基础。“公司+农户”生猪产业扶贫发展模式,证明企业的发展与广大农民群众息息相关。2014年,在入驻之初,公司对生猪一体化养殖给群众带来的收益等方面,多层面、多角度进行了大力宣传。一些群众便带着尝试的心理参与了。在公司严格按照合同兑现后,尝到甜头的农民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于是,修建的圈舍规模逐渐扩大,参与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经结算统计,2015年,结算农户数仅为30户、结算出栏生猪11224头;2016年,结算农户数133户、结算出栏生猪80946头,分别是2015年的4.43倍、7.21倍;2017年1~7月,结算农户数186户、结算出栏生猪95222头,分别是2015年的6.20倍、8.48倍。这些成就创造了温氏成立32年来的“玉屏速度”。

3.有效的运行机制是保障。在推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县政府通过与企业合作、给予企业政策扶持,完成了脱贫目标。同时,企业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得到了利益。可谓实现了政府、企业、贫困户“三赢”。一是玉屏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在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指导下制定了一系列的运营措施,按照总部的统一安排部署,从圈舍的选址修建、仔猪的投放、饲料的加工、饲养的程序等方面严格把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二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公司与代养户签订委托代养殖合同,规范合同文本,明确双方责权关系,明确规定仔猪、兽药、饲料、疫苗、兽药及商品猪的结算单价,采取投入记账、出栏结算的方式,让代养户除圈舍建设、人工工资、运杂外实现“零成本”,提高农户从事生猪代养工作的积极性。三是不断强化养殖户的饲养管理理论知识及现场操作实践能力,定期、不定期举办“温氏养殖疫病防控技术”专题培训班,提高养殖户各项技能水平,使养殖户的生产成效得以稳步提升,上市率由90.04%逐步提升到94.46%,料肉比由2.66下降到2.55,单头毛利由239.06元提高到325.48元,远高于当初宣传的170~200元,使农民的收益得到了稳定的增长。

猜你喜欢
代养玉屏温氏
杨启舆作品
温氏股份拟8.1 亿元收购河南新大牧业61.86%股权
走进温氏,学习与5.54万户农民打交道的奥义
代养年猪赚钱新门路
玉屏“桃花源”记
温氏:养鸡养出创业板第一股
温氏:养鸡养出创业板第一股
温氏股份:预计2016上半年净利润为69.73亿元~74.70亿元
玉屏县召开2016年下半年老干部座谈会
玉屏县气候条件对油茶生长及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