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的护理危机及防范

2018-03-01 12:48
关键词:危机用药护理人员

徐 利

(达州市中心医院,四川 达州 635000)

老年人由于年龄增大,身体机能出现下滑,而且有些疾病的产生都是功能衰减而导致的慢性疾病,包括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肿瘤等综合类型,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随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整体数量在不断增长,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特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来我科就诊的2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于护理危机和防范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来我科就诊的2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成A组和B组,各110例。A组男68例,女42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2.4±5.8)岁,呼吸系统疾病31例,心脑血管系统疾病42例,消化系统疾病26例,泌尿系统疾病24例,骨质及皮肤疾病22例,神经系统疾病10例,合并两种及以上疾病45例;B组男63例,女47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3.6±5.3)岁,呼吸系统疾病33例,心脑血管系统疾病39例,消化系统疾病30例,泌尿系统疾病25例,骨质及皮肤疾病22例,神经系统疾病11例,合并两种及以上疾病48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给予常规安全护理、用药护理、例行检查;B组在分析患者护理危机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护理危机

第一,跌倒。有医学资料显示跌倒是老年患者最为常见的护理危机,随着老年患者的年龄增大会跌倒的可能性也呈上升的趋势。第二,压疮。很多老年患者受身体条件限制而长期卧床,导致腰背部、臀部位置很容易形成压疮。第三,心理反应。由于许多老年患者长期受病痛或者多种疾病折磨,往往在心理上会产生各种不良心理情绪,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第四,药物反应。有的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再加上记忆力衰减,有时未按照医嘱用药或者药物自身等产生的不良反应。第五,突发性疾病。老年患者感应能力下降,在自身疾病突然恶化的情况下没有感觉,无法及时就医处理。第六,护理操作。有的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未按照规范操作或者操作失误包括穿刺、导管、雾化、热敷等也会引起老年患者出现护理危机。

1.2.2 防范措施

第一,安全护理。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患者上厕所、下床行动等至少要有1人陪伴,防止患者出现摔跤。对于行动不便卧床的患者,注意观察是否有压疮,定时调整患者体位。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反应较大,应立即停止输液和报告,及时采取针对救治措施。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表情和行为举止,针对患者老年疾病特点和疾病变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于有同时患有两种及其以上疾病的老年患者长期处于疾病折磨状态,护理人员要特别注意精神疾病老年患者的看护,防止患者出现轻生自杀行为[2]。

第二,用药护理。护理人员要严格遵照医嘱进行配药,核对输药的名称、型号、剂量。针对有的长期输液的患者,更要细心和谨慎,勤于对患者输液状况进行观察,掌握老年患者的机体功能和血管特性,做好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案,减少渗漏性输液损伤、静脉炎的产生。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注意口服用药的规格和次数,防止用药遗漏或者用药错误。

第三,生活和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轻柔,防止损伤皮肤和切口组织。针对于老年患者的具体疾病类型,注意患者的饮食习惯,减少脂肪、油盐、刺激性食物等食用,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等摄入营养元素、蛋白质,少食多餐。对于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导管的清洁通畅。每天对病房进行清理打扫,保持病房空气通畅,可适当的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在身体允许下进行活动。

第四,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日常要加强和老年患者的沟通交流,特别是有的患者听力不好、记忆力下降等因素,更需要在护理过程中做到热情和微笑服务。向患者及其家属阐述形成机制、病情特点、注意事项等,以成功的案例让患者树立恢复的信心,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3 疗效评判

显效:经过护理后,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改善;

有效:经过护理后,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有所改善;

无效:经过护理后,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

2 结 果

2.1 不良反应率比较

经护理后,B组相较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2 护理有效率比较

经护理后,B组相较于A组,护理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对比(n,%)

3 讨 论

老年人由于年龄增大,机体功能和免疫力不断下降,同时也带来精神活动的减弱,各种身体器官容易出现疾病甚至包括多种疾病合并,因而在联合用药的过程中造成药物无法有效吸收和排泄,积聚产生毒性[3]。同时,有些慢性疾病像高血压、糖尿病等长期困扰老年患者,给患者从身体上和生活上带来巨大的困扰。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环境背景下,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相应带来老年患者数量的增大,这无疑给护理工作带来更大的考验[4]。当前阶段,我国整体医疗资源还较为紧缺,护理人员数量相对还较少,老年患者数量的增大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再加上有的护理人员为实习生,护理技巧和护理经验还较为缺乏,导致在护理过程中容易给老年患者造成护理危机。首先,老年患者机体功能下降,很多需要卧床恢复,时间一长容易引起压疮,而且患者手脚活动功能、听力和视力等不如以前,下床活动又容易跌倒导致患者发生骨折危险。其次,老年患者记忆力踹退,用药依从性差,没有按照医嘱用药,用药时间不对、用药剂量不对容易引起不良反应,而且有些老年患者导管较多也容易出现导管脱落和堵塞。最后,老年患者病情容易突发变化,像心肌梗死、脑淤血等由慢性疾病突然发展引起,而且有些疾病初始阶段没有明显特征,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措施的话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

针对老年患者容易出现的护理危机,应该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防止患者病情出现恶化。第一,要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举办全体护理人员专业护理技巧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法律法规等内容,提升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技术、心电监护仪使用技术等常用护理技巧能力,针对具体科室制定详细的护理专业防范措施,并设置护理安全监督员,对潜在的护理危机及时记录和报告解决[5]。第二,建立防范和护理处理措施,包括老年患者容易出现的跌倒、压疮感染、药物反应、导管问题、病情变化等护理危机,完善突发病情应急预案。第三,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值班,加强严重患者的监护,加派护理人员在早间、中午、夜晚进行护理巡查,对于较为难度的护理操作应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完成。第四,做好护理安全防范宣传工作,护理人员要加强和老年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详细叮嘱患者有关于具体病情的注意事项,包括饮食、作息、用药、活动等方面,让患者积极采取配合护理措施。第五,改善护理服务环境,改进护理服务设施。护理人员通过患者手腕识别带的使用便于核对老年患者信息,增加病房走廊和卫生间扶手,注意地面清洁卫生和进行防滑处理,卫生间配备小凳便于老年患者梳洗,将医用危险物品放置于安全区域并设置明显标志[6]。在上述研究结果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相较于常规护理方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护理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说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有助于处理老年患者的护理危机,做好老年患者的防范措施。

综上所述,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引起的护理危机,并可以针对不良反应及时采取防范处理措施,提高护理有效率,值得临床护理大力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危机用药护理人员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危机”中的自信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