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高质量 谋求新发展
——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小路在“质量大讲堂”上的讲话

2018-03-01 08:24
上海质量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质量上海质量

质量是兴国之道、富国之本、强国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质量已经成为贯穿全局的中心思想和核心任务,党和国家对质量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十九大同样突出地强调了质量,做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要化解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一个月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并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明确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

党中央的这些重要表述和部署要求,为我国高质量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也是新时代质量工作最直接、最具体的指导方针。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认真贯彻。借此机会,与广大行业和企业代表交流几点想法:

一、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内涵

踏上新征程,身负新使命,要有新作为。深刻理解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质量思想,全面提高质量认识,不断挖掘质量内涵,是我们把党中央对质量工作的部署要求更好地贯彻到工作去,首先要做好的功课。统一认识,方能协同行动。

我们必须认识到: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本要求。

我们必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是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是更加公平、更为协调的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

我们必须认识到:对照高质量发展的更高要求,我国现阶段质量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必须着眼大局、从长计议,持续推进、久久为功。

二、坚决落实质量提升行动纲要

建设科技强国、贸易强国、质量强国等,最直接、最主要的衡量标准和追求目标,无疑都是质量。《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以及《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的实施方案》,在精神实质上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质量工作的论述和要求一脉相承,可以说是党的十九大关于质量工作精神的深入细化和具体化。

质量提升行动,重在行动,贵在落实。我们要以中央《指导意见》和上海《实施方案》为执行方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落地实施;以提升为目的、问题为导向,谋篇布局,落子行棋。革。近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找准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这个主攻方向,就能扭住了质量工作的“牛鼻子”,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二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破除藩篱和痼疾,“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为推进改革提供强大动力。三要坚持科学谋划、整体布局、协调发展。既要大刀阔斧,改革开放,也要从实际出发、稳扎稳打;既要重视有效地“放”,也要提升“管”的质量。四要坚持精心操作,针对企业“痛点、难点、堵点、盲点”问题,开展调研,找准改革突破口,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作为一座拥有着良好质量基础和深厚质量底蕴的国际化大都市,质量已成为上海的城市精神、理念、文化和核心竞争力,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近几年,结合习总书记“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和“四个新作为”的期望,上海围绕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攻坚克难、锐意奋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飞机C919腾空而起,到全球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洋山港四期无人码头正式开港;从第一张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第一个自由贸易账户系统,到第一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第一张“不见面审批”生产许可证证书;从直指进口替代的芯片和医疗影像设备,到挑战世界巨头的燃气轮机和半导体设备;从人才新政20条升级到30条,从大科学设施集群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上海蹄疾步稳地建设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高地。特殊的使命任务,折射出上海砥砺奋进、敢于担当的特殊精神。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时代要有新作为。2018年,我们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质量工作部署要求,把过去已经取得的成绩作为奋发进取的起点,以思想的敏锐和行动的敏捷,实施更加扎实的质量提升行动,全力服务上海打响“四大品牌”,在高水平地推动建设共治共享的质量新

三、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坚持改革开放,是过去5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基础,也是开创新时代发展新局面的强大动力。“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就越高。我们要拿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决心和信心,坚定不移做好改革开放这篇大文章。

一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时代中展现新作为。

一是高效能提升供给质量,在新时代实现新突破。上海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抓住重点,瞄准关键。改革是推动上海发展的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大势,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在“破”“立”“降”上下功夫,更好地发挥上海在全国改革中先行先试的作用与优势。开放是上海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这就要求我们全方位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国际质量合作,加快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好地完成上海在新时期对外开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和使命。创新是引领上海发展的第一动力。这就要求我们推动各个层面的创新,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

二是高起点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纵深推进改革创新。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融开放和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这几年,自贸试验区诸多披荆斩棘的“第一”、百余项在全国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彰显了上海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对照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开展新一轮改革举措,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力度,继续完善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彰显自贸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三是高标准服务科创中心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紧紧咬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目标定位,推进科技创新,集聚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和人才问题是关键。我们要进一步破解制约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体制机制瓶颈,突破产学研用结合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创新链条,推动科研论文从纸变成真金白银;进一步推进质量前沿研究应用、基础科技领域创新、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进一步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创新动力和活力,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四是高能级推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发挥支撑引领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市质量基础设施整体实力雄厚,现代先进测量体系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加快,合格评定体系发展不断升级。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尚未充分释放,质量基础设施仍然存在“小弱散”现象,表现在:基础前沿领域研究用科学仪器国产化比例过低;高端智能化生产及加工用装备高度依赖进口;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瓶颈问题突出;先进制造业检验检测能力存在诸多空白。我们将牢牢树立全球视野、坚持国际标准、服务国家战略,认真对照不足和短板,从源头夯实质量提升的基础,着力提升上海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力、影响力、贡献度,更好地发挥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支撑引领作用。

使命在身,挑战严峻,任务艰巨,机遇难得。衷心希望大家能借助此次“质量大讲堂”系列活动平台,分享质量管理先进理念,交流创新经验与实践,碰撞出质量智慧火花,也衷心期待更多的专业团体、专家学者、质量工作者响应号召,积极投身质量变革的大潮中,为推进我国质量事业发展迈向新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把上海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高地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高质量上海质量
上海电力大学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质量”知识巩固
上海之巅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