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海归”的后期服务与管理

2018-03-01 21:27韩育志郑云
新一代 2017年24期
关键词:海归管理

韩育志+郑云

摘 要:文章从学校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基本情况出发,旨在优化回国人员后期服务与管理方案,结合学校现状提出相应可行有效措施,解决高校海归人员回国发展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提高回国工作人员对学校各项工作的认可度,同时强化学校工会在这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育系统;“海归”;管理

在教育国际化、人才市场化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各高校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引进高层次人才是建设人才强校的一项根本措施。其中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已与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密切结合。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对提升高校的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几年各高校引进的海外归国人员数量的持续增加,如何根据高校的实际做好对引进的海外人才的后续管理与服务工作,对加快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我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基本情况

2012年以来,学校共成功引进海外回国高层次人才总数120人,来自世界的36个国家,其中中国籍112人,外籍人员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90人,占比75%,具有硕士学历学位30人,占比25%。所学学科分布情况为自然学科69人,占比57.5%,包括理学15人,工学23人,农学22,医学9人,人文学科51人,占比42.5%。年龄分为情况为35周岁及以下61人,占50.3%,36—45周岁35人,占29.7%,45周岁以上24人,占20%,其中现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有32人,占26.7%,中级及以下有88人,占73.3%。其中中共党员45名,占比37.5%,其他党派人士13,占比10.8%,无党派人士62名,占比51.7%。

学校对这120名海外回国高层次人才投入各类经费共4200多万,其中购房补贴2500多万,安家费700多万,科研经费1000多万。

二、高校海归人员回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多数留学生而言,做“海归”才是现实的选择。不过,“海归”的过程也是时隔数年本土社会再融入的过程。部分单位更乐意接收熟悉国情的国内毕业生,对于高校来说有些岗位对于“海归”的专业能力和学术能力看的较为重要一些,可能很少关注“海归”回国后的不适应、不对口等因素,可能就无法充分利用归国留学生的特长。就目前而言,站在“海归”的角度考虑回国给他们带来的顾虑主要可能有下面这些因素:

总的来考虑回国可能给他们带来的不便,诸如空气、食物、社会制度、硬件软件和西方的差距、人际关系复杂、子女教育,等等。

考虑到科研条件和西方先进的院校多少存在的差距,“海归”进高校的话,首先肯定考虑到很好的学校,他们认为在哪里可以掌握更加丰富的资源。例如学术气氛,开高水平学术会议的机会在自己职业发展初期可能會少很多。在科研科研人事架构和西方(尤其是美国)具有很大不同。国内基本是大课题组制度,西方国家基本是单兵作战,独立研发,更加自由。这一点可能各有利弊,只是科研环境的不同,关键还是需要共同适应。

“海归”在与国内高校进行商谈的时候更为关心的一点就是职称,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正教授,这个升迁之路在国内等级森严的,所以“海归”可能更加希望从起点,就能争取高一些。从实际的角度讲,多数高校对“海归”一般给到的最高职称也就到副教授,极个别的大牛级人物,比如已发表国际级别的好文章,或者是所在领域世界知名的人物等,可能给到正教授。沿海发达城市的一流大学可能副教授都不行,多数是给中级职称附加相应的晋升副教授的优惠条件。对于多数高校来说副教授是一个槛。拿到副教授才可以申请面上项目了,才可以有其他的很多资源。

同样备受“海归”关注的另一件事就是博导的申报,申报的年限与业绩成果等各方面的限制要求,这个决定了是否能够带博士生。他们都是从博士生过来的,特别明白博士生对于科研的重要性。在有些学校,博导这个职位是非常稀缺的资源,竞争非常激烈,甚至宁可给你高职称,也不给博导。

科研启动经费和实验室条件也是吸引“海归”的重要一点,这对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来说尤其重要。“海归”希望高校给他们更多的特殊扶持,更多的经费与科研条件,减少因在国内与在国外的科研条件不同照成的不适应。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方面,比如办公室环境,每年能招几个学生,住宿地方怎么解决,能不能落户,子女配偶工作和户口什么的能不能解决,各项保险事宜,生活环境、校园环境,有没有更多的人文关怀等等许多方面。可能这些对于国内的许多学校来说不是太大的事儿,毕竟比起职称博导经费什么的,这些都是小事。

三、为海归人员做好后续服务工作的策略分析

增加留学回国人员信息交流和扩大人际关系的活动,将活动内容与当前的科研工作有效结合,优化科研条件,建立健全多样性的科研科研人事架构,给“海归”足够的科研空间和自主选择性,使其既可以选择进入大课题组,又可以自己独立研发,形式要足够灵活。

在职称评定和博导申请方面给与“海归”更大的便捷空间,对于确实优秀的人才大胆破除国内长久以来的职称局限,以非常规的胆识和手段用好人才。统筹规划,创造发展平台为高校海外回国人员创造施展才华的空间。加大引进人才的后续培训工作,继续提高人才质量,重视人才使用加强对海外回国人员代表性人物的工作。加强工会与校内各职能部门的协作,建立回国人员联谊会、年会、座谈会制度。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学院部门要做到同海外人才经常沟通,及时了解人才在国内的工作、生活现状。

参考文献:

[1]全国第19次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学习问答.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91.

[2]全国第20次统战工作精神学习问答.

[3]卢生芹1徐东力2.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归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薛湘白:海归“创二代”的文化自信之路
为新征程汇聚海归磅礴力量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海归”返乡当“猪倌”
新海归
海归周炳“意发”攻“芯”
海归张映辉:让我们自然地生活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