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统计观念培养的策略研究

2018-03-01 00:21张玉琴
新一代 2017年24期
关键词:统计培养策略

张玉琴

摘 要: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十分广泛的意义和价值,在教育领域,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因此,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的统计观念就要进行着力的培养,笔者就此谈谈在小学数学统计教学中对小学生统计观念培养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统计;培养;策略;研究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海量信息奔涌而来,如何学会从大量信息中根据所需做出正确合理判断和决策,这就需要统计知识的运用,能够从各种各样的信息中心收集整理、分析处理信息,做出既高效又恰当的判断,已然成为每一个社会公民应该必备的素质。可见,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十分广泛的意义和价值,在教育领域,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因此,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的统计观念就要进行着力的培养,当然,我们教材上的内容往往是通过加工处理过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典型性的题目模式,这与变化万千的生活相比,统计的运用充满了各种变数,因此,在小学数学的统计教学中,应该基于生活的源头活水,让学生从带来感同身受的生活实践里获取统计知识,从而学会运用,将统计教学与生活相连,能够缩短学生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距离,让他们通过与生活的“亲密接触”,学会用统计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笔者就此谈谈在小学数学统计教学中对小学生统计观念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重体验——教学多与生活相连

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在经历中体会和参与的统计全过程。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和密切联系,学生通过学习统计方法再将其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借以巩固和理解课堂所学的统计基本思想方法,并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让学生架构自我的知识体系,通过尊重数学知识,尊重事实,用科学的数据和具有严谨性的态度说话,帮助学生建立和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以及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制定一些解决问题的决策,有可循的数学统计痕迹,可以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描述,并以此为依据和建议做出最能够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统计教学中让学生多体验、多参与到生活中的统计问题的解决中,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挖掘有关统计问题的素材,让学生投入其中,切身感受。教师可以根据统计教材进行具体案例的创设,如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到情境之中,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关注案例中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问题调动思维,开动脑筋,主动进行资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在潜移默化的教学状态下培养统计观念。统计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学生在统计运用中可以成立合作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充分调动组内成员的积极性,在独立思考中学会自主探索,在交流问题中融汇观念,共同成长。

二、重过程——主动参与统计全过程

形成学生的统计观念,不是靠教师“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引领学生参与到统计的全过程,从统计所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描述和分析等,都需要学生参与进来,而这一参与的过程,往往被有些教师所忽视。学生如果不能具体参与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等过程,就不会产生统计在生活的重要性的感受。也不会产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更不会灵活运用抽象知识到具体案例中。因此,培养小学生统计观念,需要引导小学生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整个过程,唯有此,才能帮助学生建立统计观念,才会逐渐认知统计的必经环节,问题的提出,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渐而做出具体分析,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探索,相互评价,及时改进方式方法以及认知不足。学生摄取统计知识不是简单定义的背诵,而是实实在在参与到过程始终。既有过程,又有结果。学生只有在过程的参与中,才能够产生统计重要的意识,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什么,数据收集的特点是什么,对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如何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决策等等,教会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出现各种有关统计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态度以及合理判断。

三、重分析——图表制作不易费时

小学生学习统计知识不是为学而学,而是要将所学的统计知识正确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正确的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判断,从而能够做出合理决策。小学生年龄尚小,对于统计图标制作还无法适应,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作为教师,应该加强的是统计知识的思维分析,而不是费时费力的教学生制作图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图表也会自然而然的制作。

四、悟含义——消除疑点问题

统计采取的是归纳推理的样本估计思想,小学生学习统计,既要了解抽样的必要性,又要正确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要能悟透有关统计概念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的含义,整体性是平均数的特性,稳定性是中位数的特性,集中性是众数的特性,一旦哪一个概念没有正确理解,就会出现統计结果错误。教师在教学中则要引导学生把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特点,加强对统计含义的具体理解。学生常常分辨不清平均数和“平均分”,对平均数的虚拟性不太理解,错误认为移多补少。面对这一疑点,教师要巧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统计欲望,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扮演统计角色,学会在实践过程中分类收集并整理分析数据。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感受统计是一种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切身体会运用统计思想和方法获得有用信息解决问题的作用和意义。

当然,应用统计策略解决问题后,教师还要深化学生的统计观念,教会学生及时归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需的知识、思路、方法、步骤、解题格式以及规范要求,形成统一的过程与结果的联系脉络,学生在强化统计观念的同时丰富经验,提高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统计培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山东省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